玉溪市彩繪污水處理設備
概述
用于印染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物化法、生化法、化學法以及幾種工藝結合的處理方法,而廢水處理中的預處理主要是為了改善廢水水質,去除懸浮物及可直接沉降的雜質,調節廢水水質及水量、降低廢水溫度等,提高廢水處理的整體效果,確保整個處理系統的穩定性,因此預處理在印染廢水處理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印染行業是工業廢水排放大戶,據不*統計,全國印染廢水每天排放量為3×106~4×106m3。印染廢水具有水量大、有機污染物含量高、色度深、堿性大、水質變化大等特點,屬難處理的工業廢水。
處理方法
根據紡織印染行業自身的特點,印染廢水的處理,應盡量采用重復回用和綜合利用措施,與紡織印染生產工藝改革相結合,盡量減少水堿以及其它印染助劑的用量,對廢水中的染料,槳料進行回收.例如,對于合成纖維及含合成纖維75%以上的織物采用干法印花工藝,可以消除生產過程中的印花廢水;在使用酸性媒染染料過程中,如果用硝酸鈉或雙氧水代替重鉻酸鉀全長為氧化劑,就可以消除廢水中的鉻的污染.許多印染企業普遍將絲光工藝排放的堿液用于煮煉工序作為煮煉液,煮煉工序排放的廢堿液用于退槳工序,多次重復使用可以大大減少整個過程中排放的總堿量.對于含有硫化染料的污水,可以首先在反應鍋內加酸,使廢水中的硫化氫釋放,然后經過沉淀過濾后回收再用.對含有還原染料和分散染料污水,可采用超濾技術將非水溶性染料顆?;厥帐褂?通過以上這些生產技術的革新,可以有效減少紡織印染行業的污染物排放量.同時也為生產企業節約了許多原料,增加企業的經濟效益.
棉紡織工業廢水的主要處理對象是堿度,不易生物降解或生產降解速度極為緩慢的有機質,染料色素以及有毒物質.在美國,印染污水多數采用二級處理,即物化預處理與生化處理品相結合的工藝路線,個別企業使用了三級處理系統,即在生化處理以后增加活性炭吸附處理.日本的紡織印染企業采用的處理工藝與美國相仿,但應用臭氧化處理的情況多一些.在我國,處理印染廢水也主要采用物化處理與二級特殊化處理工藝結合,其中物化處理以混凝沉淀和混凝氣浮為主,而在已經投入運行的生化處理設施中,大部分采用了活性污泥法,SBR工藝的應用也在逐步增加.下面我們主要介紹混凝預處理工藝和后續生化處理工藝.
1.混凝預處理
混凝法是向廢水中投加化學藥劑,使印染污水中大部分非水溶性的染料顆粒和膠體有機物互相凝聚成大的顆粒,然后再通過自然沉淀,氣浮等方式衩去除.由于混凝過程中絮凝開成的礬花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因經也有一部分水溶性有機物可以被吸附去除.印染廢水通過混凝處理后有80%以上的懸浮性有機污染物被去除,同時色度的去除率也可達到50-95%.
對印染污水的混凝處理,關鍵在于選擇合適的絮凝劑,常規適用于印染廢水處理的絮凝劑主要有硫酸鋁,硫酸鐵,氯化鐵,這些絮凝劑在處理一些非水溶性染料廢水是效果明顯,例如分散染料,還原染料,硫化染料,COD和色度的去除率真都非常高.
分類
①退漿廢水,水量較小,污染物濃度高,主要含有漿料及其分解物、纖維屑、酸、淀粉堿和酶類污染物,濁度大。廢水呈堿性,pH值為12左右。用淀粉漿料時BOD、COD均高,可生化性較好;用合成漿料時COD很高,BOD小于5mg/L,水可生化性較差;
②煮煉廢水,水量大,污染物濃度高,主要含有纖維素、果酸、蠟質、油脂、堿、表面活性劑、含氮化合物等。廢水堿性很強,水溫高,呈褐色,COD與BOD很高,達每升數千毫克?;瘜W纖維煮煉廢水的污染較輕;
③漂白廢水,水量大,污染較輕,主要含有殘余的漂白劑、少量醋酸、草酸、*等;
④絲光廢水,含堿量高,NaOH含量在3%-5%,多數印染廠通過蒸發濃縮回收NaOH,所以絲光廢水一般很少排出,經過工藝多次重復使用zui終排出的廢水仍呈強堿性,BOD、COD、SS均較高;
⑤染色廢水,水質多變,有時含有使用各種染料時的有毒物質(硫化堿、吐酒石、苯胺、硫酸銅、酚等),堿性,PH有時達10以上(采用硫化、還原染料時),含有有機染料、表面活性劑等。色度很高,而SS少,COD較BOD高,可生化性較差;
⑥印花廢水,含漿料,BOD、COD高;
⑦整理工序廢水,主要含有纖維屑、樹脂、甲醛、油劑和漿料,水量少;
⑧堿減量廢水:是滌綸仿真絲堿減量工序產生的,主要含滌綸水解物對苯二甲酸、乙二醇等,其中對苯二甲酸含量高達75%。堿減量廢水不僅pH值高(一般>12),而且有機物濃度高,堿減量工序排放的廢水中CODCr可高達9萬mg/L,高分子有機物及部分染料很難被生物降解,此種廢水屬高濃度難降解有機廢水。
玉溪市彩繪污水處理設備
排放標準
印染廢水的排放標準為《紡織染整工業水污染物排放標準》(GB 4287-1992)。
*類:能在環境或動植物體內積蓄,對人體健康產生長遠影響的有害物質。
第二類:其長遠影響小于*類的有害物質。
處理工藝
該廢水處理的工藝廢水--調節池--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中沉池--
|
pac
|
-混凝反應池----氣浮池--出水。
該處理工藝中要用到的污水處理藥劑為聚丙烯酰胺和聚合氯化鋁,用次氯酸鈣作為脫色劑 。該工藝重點是好氧生物接觸氧化,其主要功效是降解有機物。在聚丙烯酰胺的選擇上混凝處理一般選擇陰離子聚丙烯酰胺和非離子聚丙烯酰胺,污泥脫水選擇陽離子聚丙烯酰胺。陽離子選擇離子度相對較低的陽離子型號,分子量基本在1000萬以上效果較佳。
我國現狀
紡織工業發展主要阻礙之一是環保節能(低碳)問題,環保的主要問題是廢水,而約80%紡織廢水來自于印染行業。統計數據顯示,2008年紡織工業廢水排放量23億噸,居各工業*3位,占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的10.60%。紡織工業排放廢水中化學需氧量(CODCr)排放量31.4萬噸,居各工業*4位,占全國工業廢水CODCr的7.76%。該數據是對規模以上企業的統計數據,實際數據可能要大很多。實際上印染行業是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競爭性行業,中小企業比重占99.6%,非公有制企業占95%,大量小企業數據并未統計在內。若以纖維加工量的70%需進行印染加工計,則年排放廢水約在30億噸左右。
印染廠廢水處理的問題分析
印染廠廢水處理成功的實例較多,但是成效不佳的也不少,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種情況:(1)印染廠未分析自身廢水特質(水質、水量),照搬他廠經驗,結果往往不理想。(2)將城市污水處理的設計規范,用于印染廢水處理,僅僅改變一些參數,造成很大的損失。特別是在早期,大型印染廠廢水集中處理,都由大型設計院負責,而其對印染廢水性質不夠深入了解,造成很大損失。(3)新技術、新工藝、新藥劑未經中試,直接用于工程,造成很多失敗。新技術多應經過小試、中試,才能用于工程,一般試規模是工程水量的3%~5%,即zui多放大20倍左右。實驗室研究成果直接用于工程,難有成功案例。工程應該采用zui成熟、zui穩妥的技術。(4)生產工藝相近的廢水,可采用相似的處理工藝,但也要根據水質、水量適當調整技術參數,保證處理水平。(5)實際運行技術和管理技術不當,未根據廢水變化作適當調整,也是運行不穩定的原因。
仿真絲的興起和印染后整理技術的進步,使PVA漿料、人造絲堿解物(主要是鄰苯二甲酸類物質)、新型助劑等難生化降解有機物大量進入印染廢水,其COD濃度也由原來的數百mg/L上升到2000~3000mg/L,從而使原有的生物處理系統COD去除率從70%下降到50%左右,甚至更低。傳統的生物處理工藝已受到嚴重挑戰;傳統的化學沉淀和氣浮法對這類印染廢水的COD去除率也僅為30%左右。因此開發經濟有效的印染廢水處理技術日益成為當今環保行業關注的課題。
印染行業是耗水大戶,廢水排放量和污染物總量分別位居全國工業部門的第二位和第四位,是我國重點污染行業之一。印染廢水一直以排放量大、處理難度高而成為廢水治理工藝研究的重點和難點。同時,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水資源緊缺已成為制約我國印染行業進一步發展的限制因素。為了實現印染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印染廢水的資源化回用成為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
以服裝染色、洗滌、整燙為主的生產型企業,在生產過程中排出大量廢水,廢水中含有一定的有機物和色度,需要對廢水進行深度處理后才能回用。國家要求全行業污水回用率“十一五”期間達到60%,但污水處理后回用率還達不到7%,同時,由于我國是一個嚴重缺乏水資源的國家,有限的水資源也決定了印染行業必須走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因此,大力開展中廢水再利用是立足長遠的明智選擇。
設計原則
1、執行有關環保規定,確保各項出水指標符合國家和地方有關水質標準的要求;
2、選擇比較成熟的處理工藝,系統運行簡單可靠、安全、操作方便,盡量減少運行成本及投資費用;
3、選擇處理工藝流程短、可行性、耐沖擊、處理效果穩定;
4、操作管理方便、便于維護;
5、建設地點及用地應充分考慮用戶的現有條件,根據廠方要求,地點用地,并應考慮管網的合理布置;
6、水處理站應無二次污染,以減少對周圍生活環境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