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采用網絡化的體系結構(C/S結構),可以直接連接到校園網或Internet網絡上;
2、具有完整的知識結構,包括:實驗基礎知識介紹,實驗動物介紹,實驗設備和實驗器械介紹,模擬實驗操作過程,模擬實驗波形等方面的內容;
3、實驗基礎知識包括生理、藥理、病生、機能、信號采集系統,傳感器、實驗室常用試劑等方面的知識;
4、實驗儀器介紹包含不低于20種生理藥理儀器介紹,包含鎮痛類、抗焦慮類,疲勞類,心血管類藥理設備以及行為學實驗儀器設備,介紹方式為Flash動畫和錄像,拓展學生思路;
5、至少包含對不低于10種常見實驗動物的用途、生理指標等方面的介紹;
6、包含生理、藥理、病生、人體實驗以及綜合性實驗的各類大型實驗項目不低于90個,實驗項目包括:
6.1生理實驗項目:
刺激強度與肌肉收縮的反應關系、刺激頻率與肌肉收縮之間的關系、神經干動作電位的引導實驗、神經興奮傳輸速度的測定、神經干不應期的測定、減壓神經放電、膈神經放電、大腦皮層誘發點位、離體蛙心灌流、期前收縮與代償間歇、心肌細胞動作電位、家兔血壓調節、家兔呼吸運動調節、尿生成的影響因素、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
6.2藥理實驗項目:
藥物對動物學習記憶的影響、酸棗對小鼠的鎮定作用、安定的抗驚厥作用、杜冷丁的鎮痛作用、*對實驗大鼠腳趾腫脹的抗炎作用、苯海拉明藥效實驗、神經體液因素及藥物對心血管活動的影響、藥物急性毒性實驗、藥物半衰期的測定、給藥劑量對藥物血濃度的影響、給藥途徑對藥物血濃度的影響、藥物在體內的分布、肝腎功能狀態對藥物血濃度的影響、多次給藥對藥物血濃度的影響。
6.3病生實驗項目:
急性心力衰竭、心率失常、急性缺氧、急性失血性休克、急性高血鉀癥。
6.4人體實驗項目:
人體指脈信號的測定、人體全導聯心電信號的測定、ABO血型的測定、人體前臂肌電的測定、人體握力的測定、人體心音圖的記錄和測定簡介。
6.5綜合實驗:
家兔呼吸運動調節、影響尿生成的因素及利尿藥物、神經體液因素及藥物對心血管活動的影響。
7、每個實驗項目包含實驗簡介,實驗原理,實驗錄像,實驗模擬操作以及實驗模擬波形5個方面的內容;
8、實驗項目中的波形模擬可以和動物的反應同步,比如在刺激強度與反應的關系實驗中,波形上的變化和蟾蜍腓腸肌的收縮反應應同步表現;
9、波形模擬高度逼真,比如對血壓波形的模擬要表現出心室收縮與心房切跡,還要表現出疊加在血壓波形上的呼吸波形(二級波);
10、進行各種藥理學參數的計算,比如PA2,LD50,半衰期等,使學生在進行藥理學實驗的同時理解各種藥理學參數的意義及計算方法,幫助學生建立科研的思維能力;
11、系統具有開發性,用戶可以將自己的實驗圖片,實驗錄像,實驗原理和操作的文字加入到系統中,從而擴充系統的適用性。
12、配置:醫學機能虛擬實驗室客戶端軟件16套、醫學機能虛擬實驗室服務器端軟件1套。
護理學虛擬實驗室db130
護理學虛擬實驗室db130
二、診斷學虛擬實驗室
診斷學虛擬實驗是一個C/S模式的系統。該系統以虛擬病人為主體,管理員(老師)可以通過網絡登陸服務器后臺管理程序,設置虛擬病人的各種體征參數。當學生通過網絡在學生端登陸后,即可對已經設置好的虛擬病人進行病史采集(問診)、心電檢查、體格檢查以及化驗檢查等四個方面的虛擬檢查。學生通過對檢查結果的分析,判斷虛擬病人的患病情況,從而達到考察學生綜合運用診斷學知識的目的。
三、形態學虛擬實驗室
該系統實現了顯微鏡的虛擬操作,仿真鏡讀片,拓展了顯微鏡的分辨率和測量等功能,解決了顯微鏡和片庫的資源短缺和協調問題,設計了實驗視頻點播和考試與自測,該仿真實驗系統由學生端、老師端、管理端三大部分組成。學生端分為兩大部分共五個模塊:一、教學與自學:視頻點播、虛擬操作、仿真讀片、課堂自測,二、考試模塊:模擬考試;老師端集教學與實驗數據管理為一體,共有七個模塊組成:視頻管理、虛擬操作、數碼教學、片庫管理、試卷管理、考試管理、試卷評閱;管理端則對登陸用戶進行*管理、功能分組、信息查看、按需排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