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紅外測溫儀QFY3301
一切溫度高于零度的物體都在不停地向周圍空間發出紅外輻射能量。物體的紅外輻射特性——輻射能量的大小及其按波長的分布——與它的表面溫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因此,通過對物體自身輻射的紅外能量的測量,便能準確地測定它的表面溫度,這就是紅外輻射測溫所依據的客觀基礎。
黑體輻射定律:黑體是一種理想化的輻射體,它吸收所有波長的輻射能量,沒有能量的反射和透過,其表面的發射率為1。應該指出,自然界中并不存在真正的黑體,但是為了弄清和獲得紅外輻射分布規律,在理論研究中必須選擇合適的模型,這就是普朗克提出的體腔輻射的量子化振子模型,從而導出了普朗克黑體輻射的定律,即以波長表示的黑體光譜輻射度,這是一切紅外輻射理論的出發點,故稱黑體輻射定律。
物體發射率對輻射測溫的影響:自然界中存在的實際物體,幾乎都不是黑體。所有實際物體的輻射量除依賴于輻射波長及物體的溫度之外,還與構成物體的材料種類、制備方法、熱過程以及表面狀態和環境條件等因素有關。因此,為使黑體輻射定律適用于所有實際物體,必須引入一個與材料性質及表面狀態有關的比例系數,即發射率。該系數表示實際物體的熱輻射與黑體輻射的接近程度,其值在零和小于1的數值之間。根據輻射定律,只要知道了材料的發射率,就知道了任何物體的紅外輻射特性。
影響發射率的主要因紗在:材料種類、表面粗糙度、理化結構和材料厚度等。
當用紅外輻射測溫儀測量目標的溫度時首先要測量出目標在其波段范圍內的紅外輻射量,然后由測溫儀計算出被測目標的溫度。單色測溫儀與波段內的輻射量成比例;雙色測溫儀與兩個波段的輻射量之比成比例。
高溫紅外測溫儀QFY3301
技術參數
型號 | TID41 | TID51 |
測量范圍 | 300℃ -- 1200℃ | 600℃ -- 2000℃ |
測量精度 | 讀數值的±1%或±1℃ | |
重復精度 | ±2‰ | |
光學分辨率(距離系數) | 120:1(小可測4.2mm)/250:1(小可測2.0mm) | |
顯示分辨率 | 1℃ | |
顯示方式 | 4位LCD | |
功能 | 大值/小值/平均值/ 上下限報警 | |
發射率 | 0.1—1.00 | |
響應時間 | 標配200ms | |
瞄準方式 | 目視瞄準 | |
有效測量距離 | 0.50~∞(m) | |
輸出接口 | 全隔離12bit模擬信號輸出:4~20mA 帶繼電器觸點和聲光指示的兩個多模式報警點 | |
環境溫度 | 0℃-- 60℃ 測頭加水冷套時氣冷:0~120℃;水冷:0~175℃ | |
相對濕度 | 0 RH -80%RH 不結露 | |
電源 | AC200V±10%小于6瓦 | |
尺寸 | 60×210 mm(測頭尺寸) 160×80×125mm(儀表尺寸) 96×96×125(儀表尺寸) | |
儀器重量 | 600g+750g | |
選購配件 | 固定安裝架、三角架、水冷套 多種模式的擴展報警,微打接口,大顯示屏,記錄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