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力式壓差調節閥 裝在用戶入口回水管上,閥下導壓管與入口處供水管相接,P1為供水壓力,P2為閥內回水壓力,P3為閥外回水壓力。
自力式壓差調節閥
設閥內系統壓差△Pi(△Pi=P1-P2)為閥門壓差設定值時,閥門下膜室壓力P1與P2加上彈簧被壓縮變形產生的推力相平衡,從而確定了流體流過閥門的流通截面積A和流量系數。當流量改變時,上述力的平衡使閥門的流通截面積A和流量系數發生變化,但△Pi保持不變。
當流體性質、管徑、流量阻力系數確定后,單管阻力計算公式可近似寫為:
△P=Kqm2
式中:△P-----管路總阻力;
K-------管路阻抗;
qm----流量。
由上式可知管路阻力與質量流量的二次方及管路阻抗成正比。當流量變化時使上膜室壓力P2變化導致閥芯上下移動,使A及相應的流量系數均改變來調整閥內系統總阻力的變化,使△Pi基本保持不變。
分類標準
自力式調節閥又分為直接作用式和間接作用式兩種。
直接作用式調節閥又稱為彈簧負載式調節閥,其結構內有彈性元件:如彈簧、波紋管、波紋管式的溫包等,利用彈性力與反饋信號平衡的原理。
間接作用式調節閥
間接作用式調節閥,增加了一個指揮器(先導閥)它起到對反饋信號的放大作用然后通過執行機構,驅動主閥閥瓣運動達到改變閥開度的目的。
如果是壓力調節閥,反饋信號就是閥的出口壓力,通過信號管引入執行機構。
如果是流量調節閥,閥的出口處就有一個孔板(或者是其他阻力裝置)由孔板兩端取出壓差信號引入執行機構。
如果是溫度調節閥,閥的出口就有溫度傳感器(或者溫包)通過溫度傳感器內介質的熱脹冷縮驅動執行機構。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