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污水處理設備價格
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直接影響農村生活環境和廣大農民生活質量,是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和美麗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近年來,國家對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高度重視,投入了大量的財力和精力,取得了很大進展,但總的來看,目前仍存在一些問題:由于歷史欠賬過多、融資渠道不暢等原因,導致資金投入存在不足;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經濟社會發展差異較大,經濟條件好的地區推進較順暢,但落后地區就較難廣泛推行;部分地方投入大量資金,興建了生活污水處理設施,但由于后期管理維護運營跟不上,導致這些設施“曬太陽”等。
針對這種情況,筆者認為可以“捆綁”模式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通過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界定好設施后期管理維護運營的責任,充分考慮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與其他項目的關聯性, 提升系統整體效益,增加農村生活污水處理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
構造組成:
(1)初沉池:為豎流式沉淀池,沉淀下來的污泥利用空氣提到污泥池。
(2)接觸氧化池:在初沉池中水自流至接觸池進行生化處理,接觸池分三個層級,填料為新穎填料,易結膜不堵塞。
(3)二沉池:生化處理后污水流到二沉池,二沉池為二個豎流式沉淀池并聯運行。
(4)消毒池:消毒池按規范標準為30分鐘,應用固體氯片接觸溶解的消毒方式。
(5)污泥池:初沉池和二沉池的所有污泥均用空氣提到污泥池內進行消化。消化后剩余的污泥很少,采用吸糞車從污泥池的孔伸入污泥底部的方法進行外運。
(6)風機房和風機:風機設在消毒的上方,進口處采用雙層隔音,并有消聲器和風機過濾器,從而運行并時無噪音。
一是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與產業、園區、生態農業、林下經濟、鄉村旅游等項目進行“捆綁”,實行整體開發和建設,實現相互促進、互利共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和管理運營。近年來,一些地方的實踐表明,農村企業、園區往往重視自身所在地的環境建設,尤其是達到一定的規模后,就有投資改善周邊環境的內在動力。對于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等產業,鄉村水環境的改善更是其本身產業價值的組成部分。
具體工藝流程
污水處理工藝流程簡示如下:(詳見工藝流程圖)
生活廢水經化糞池池處理,洗浴廢水經毛發收集器處理后與其余污水混合后進入化糞池,經泵提升后流經格柵,除去大顆粒懸浮雜質后進入污水調節池,調節池中污水由提升泵提升進入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污水在設備中經過水解酸化、生物接觸氧化、沉淀等處理過程,出水后進入過濾器,經過濾后消毒,出水達標排用于綠化。一體化設備中沉淀池產生的沉淀污泥通過氣提方式輸送至一體化設備中的污泥池,污泥在污泥池中濃縮沉降并消化,上清液回流至調節池與原廢水一并重新處理。濃縮污泥定期(半年左右一次)由糞車抽吸外運。
二是將多個小型生活污水處理站“捆綁”成一個標的,交由一家公司運營。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單個污水處理站可能盈利很微薄,甚至難以獲利,而同時經營多個污水處理站,就可以通過規模效應降低單位成本,提升獲利空間,增加項目的吸引力。
設計原則
a貫徹國家關于環境保護的基本國策,執行國家和地方的相關政策、法規、規范和標準;
b在出水達到處理要求的前提下,做到盡量節省投資,充分發揮污水處理工程的社會、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
c選擇流程靈活、運行管理方便、功能穩定可靠的處理工藝;
d設計中盡量按功能分區,在保證處理效果的前提下力求緊湊。
e設計中盡量考慮操作自動化,以減少操作工的勞動強度;
f成分考慮污水處理系統配套的減震、降噪、除臭等措施,消除對環境的二次污染。
三是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規劃、設計、建設和運營相“捆綁”,交由一家公司負責。這種模式的好處在于可以使項目利潤較高的環節和較低環節相平衡,同時責任更清晰,便于后期的管理維護和運營。
四是將農村生活污水處理項目和其他環境整治項目相“捆綁”,打造村鎮環境綜合治理項目。地方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推動村鎮環境整體提升。綜合治理項目往往是“示范項目”,工程量大、要求高,對有一定實力的社會資本吸引力較大。
總之,各地只要根據本地農村生活污水排放的特點,結合當地產業發展、鄉村經濟等的具體情況,合理地選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模式,就一定能取得很好的治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