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平方黃綠光伏接地線50厘米
光伏接地線就是直接連接地球的線,也可以稱為回路線,危險時它就把高壓直接轉嫁給地球,算是一根生命線。
家用電器設備由于絕緣性能不好或使用環境潮濕,會導致其外殼帶有一定靜電,嚴重時會發生觸電事故。為了避免出現的事故可在電器的金屬外殼上面連接一根電線,將電線的另一端接入大地,一旦電器發生漏電時接地線會把 靜電帶入到大地釋放掉。另外對于電器維修人員在使用電烙鐵焊接電路時,有時會因為電烙鐵帶電而擊穿損壞電器中的 集成電路,這一點比較重要。使用電腦的朋友有時也會忽略主機殼接地,其實給電腦主機殼接根地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死機現象的出現。
4平方黃綠光伏接地線50厘米長圖
在電力系統中接地線: 是為了在已停電的設備和線路上意外地出現電壓時保證工作人員的重要工具。按部頒規定,接地線必須是 25mm 2 以上裸銅軟線制成。
從光伏建筑一體化發電系統的結構來分析,雷電入侵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主要通過以下四個途徑:
(1)直擊雷:雷電直接擊中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電池方陣,破壞電池板。
(2)地電位反擊:雷電擊中外部防雷裝置時,在接地裝置附近產生的過電壓,通過接地線對靠近它的電子設備的高電位反擊,入侵電壓可高達數萬伏。
(3)太陽能電池板的靜電感應:帶電荷的云對地面放電時,整個光伏方陣像一個大型環型天線一樣感應出上萬伏的過電壓,通過直流輸入線路引入,擊壞與線路相連的光伏系統設備。
(4)閃電電涌侵入輸出供電線路:供電設備及供電線路遭受雷擊時,在電源線上出現的雷電過電壓平均可達上萬伏,雷電電磁脈沖沿電源線浸入光伏微電子設備及系統,可對系統設備造成毀滅性的打擊。
秦海巖強調,風電行業的平價去補貼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可以實現的目標。
光伏建筑一體化發電系統防雷裝置的設置
1 防雷類別的確定
首先,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的選址應盡量避免將光伏電站建筑在雷電易發生的和易遭受雷擊的位置。
2直擊雷的防護
2.1接閃器
光伏建筑一體化發電系統的光伏方陣,一般置于屋頂,可利用自身的太陽能電池方陣的金屬框架作為接閃器,其金屬支撐結構與建筑物屋面上的防雷裝置電氣連接。因為太陽能電池方陣的金屬框架構成的金屬網格比較密集,可以利用自身的金屬框架作為接閃器,結合采用接閃桿、接閃線進行防護。
2.2引下線
光伏建筑一體化發電系統一般利用建筑物內結構鋼筋作為引下線。如果建筑物無防雷引下線,需設置光伏發電系統的專設引下線,建議不少于2根以用于分流、使截閃器截受到的雷電流快速流入接地裝置泄放到大地,且規格尺寸符合《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GB50057-2010,建議采用凱威品牌95平方鍍銅線KW-S95。
2.3共用接地裝置
光伏建筑一體化發電系統需將系統的防雷接地、電氣設備接地、安全接地、太陽能電池板防靜電接地等采取共用接地裝置。防雷裝置在接閃時,雷電流將沿防雷裝置引下線和接地裝置入地,在此過程中,雷電流將在防雷系統中產生暫態高電壓。如果引下線與周圍設備絕緣距離不夠且設備與防雷系統不共地時,將在兩者之間出現很高的電壓,并會發生放電擊穿,導致設備嚴重損壞,甚至危及人身安全。為防止地電位反擊,應注意接地裝置的設計采用共用接地系統。
為支持消納,通知還提出了一系列舉措。其中,通知明確促進風電、光伏發電通過電力市場化交易無補貼發展。
——以補貼額度定裝機規模,或改變以往光伏項目建成數年仍遲遲得不到補貼的窘況。
按照制訂能源轉型升級路線圖,到2020年、2030年,保障實現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20%的戰略目標,光伏發電、風電等清潔能源剔除政策屬性、強化市場屬性,爭取早日實現平價上網已是必經之路,并獲得了業界廣泛認同。
目前,風電正朝向競價上網、平價上網加速進發。2018年5月18日,能源局印發了“關于2018年度風電建設管理有關要求的通知(國能發新能[2018]47號)”,通知中發布了“風電項目競爭配置指導方案(試行)”(以下簡稱“指導方案”)。
中國風能協會秦海巖在《正確理解,正確落實,開創風電發展新時代》一文亦指出:風電項目競爭配置將加快優勝劣汰,推動技術進步。經過競爭性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