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水務——無人值守泵站改造項目方案
無人值守泵站工藝邏輯設計及應用
(The work logic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for unattended water-pumping stations)
姚妍彬、龐傳龍、盧成偉、張曉華
摘要:結合實例闡述了無人值守泵站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重點總結了多口水源井為蓄水罐補水的自控邏輯設計,為此類給水泵站的自動化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for unattended water-pumping stations,summarizes the auto-control logic of several water-pumps supply water for one water storage tank.?It provides a new thought for this kind of pump stations’automation.
關鍵詞:水源井、給水泵站、泵站改造、無人值守、自控邏輯
1、項目背景
華北油田廊坊萬莊礦區的生活小區有常駐人口8萬人、板式樓房100余座,小區內的生活用水分別由分布在小區東、南、西、北的4個給水泵站供給。4個泵站均采用人工值守的工作方式,由32名工人24小時輪流值班,管理成本*。
為了減少泵站運營費用,管理部門要求將所有泵站改造成為無人值守自動運行泵站,希望僅配置少量設備維護人員即可保障泵站的正常運行。
2、設計思路及改造要求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數據傳輸問題,即將所有泵站的數據集中至中控室計算機,以便于遠程監控。考慮到小區占地面積比較大,如果采用光纖傳輸,布線、施工難度大且時間長、費用高。鑒于生活小區內手機信號比較好,采用GPRS傳輸完*夠滿足數據實時傳輸的要求,且改造速度快、成本低,終確定采用GPRS的傳輸方式。
其次要解決的是給水泵站無人值守改造,需要解決大量現場設備的控制順序、邏輯以及各種故障自動處理機制。這些問題在有人員值班的時候很容易解決,一旦人員全部撤離后,如何保證泵站的正常運行就比較困難。
給水泵站現場概況:泵站內水源采自地下水,每個泵站均有1-3口水源井提供水源。多數水源井分布在站內,個別水源井離泵站較遠。給水泵站內安裝地上蓄水罐1-5個,容量不一(大的蓄水罐容積700m3、小的蓄水罐容積為300 m3),蓄水罐底部通過管道連通,罐內水位變化一致。站內另安裝有3臺加壓泵,將蓄水罐內的水變頻恒壓輸送至小區給水管網。工藝示意圖如下:
改造思路:在加壓泵組控制室安裝主監控終端,用來采集水池液位、管網流量、管網壓力并自動控制加壓泵組的運行。在站內、站外水源井處分別安裝子監控終端,每個子監控終端監控一臺水源井。站內子監控終端采用串口電纜與主監控終端連接,站外子監控終端通過GPRS網絡與主監控終端聯網。泵站控制邏輯均由主監控終端來處理。
主監控終端內采用邏輯控制器DATA-7301,該控制器接口豐富、I/O擴展方便。邏輯控制器的RS485串口有3個,路連接一臺DATA-6106 GPRS模塊,且設置為A型,可同時與監控中心以及站外水源井子監控終端通信;第二路連接站內水源井子監控終端;第三路預留。同時,邏輯控制器通過CAN總線連接3臺I/O擴展模塊(DATA-7302),分別控制3臺變頻加壓泵。
泵站監控框架圖:
現場控制要求:多口水源井給蓄水罐供水,蓄水罐中的水再由加壓泵組加壓對外供出。所有水源井根據蓄水罐水位變化的趨勢(由于加壓泵出水不規則)能自動控制潛水泵的啟、停,且自動調整水泵啟動個數,使每口水源井均衡用水,保證地下水位平穩和延長潛水泵的使用壽命,保持儲水罐水位始終在一個標準值范圍內,并支持水位超限報警、水池過低時自動關停所有加壓泵。
3、控制邏輯總體結構設計
水源井自動供水系統分為2部分,分別為蓄水罐端和水源井端。蓄水罐端主要采集水罐水位,并設定期望水位值、期望水位變化值△、水位報警的4個限值,根據當前水位的狀態及水位變化值計算出需求流量,當水位過低時自動關停加壓泵組。水源井端主要采集水源井水位、水源井流量、泵狀態、泵的累計運行時間,并根據水泵狀態及運行時間進行選泵,再根據水池端輸出的需求流量進行控泵。
3.1 計算需求流量△Q
系統定時計算,得到水池需加減的瞬時流入量值△Q,從而得到精確控制開關泵的數量與時機。因此準確及時地計算△Q值,是水池邏輯控制的核心。
△Q根據水位信息、時間信息及各種設定參數,遵循一套水位控制策略計算得來。
水池需加減的瞬時流入量值△Q的運算過程如下:
(1) 計算當前水位值L
當前水位值需要進行濾波處理,設定水位濾波間隔T1。
每個采集周期t采集1個水位值Li,在T1時間內對采集到的所有水位值求平均值。
如果采集時間沒到T1,則對采集的水位值求和,并計算采集次數n,根據采集次數計算水位值的平均值;
如果采集時間大于T1,則始終對T1內的所有水位值求平均值。即每次采集到新水位值時,水位值的和減去上一次的水位平均值,再加上新水位值;采集次數n不變,之后計算水位值的平均值。
(2) 計算當前水位變化值△L
計算出當前水位值后進行備份Lbak = L,之后每隔T2時間取一次當前水位值,并計算當前水位變化值△L。
△L = L – Lbak
△L > 0表示水位處于上升趨勢;
△L < 0表示水位處于下降趨勢。
(3) 計算需求流量
△Q =△L*S/ T2*3600;
△L:上一步求得的結果。
S:水池底面積。
T2:取水位的間隔時間。
后把計算結果*3600轉換成每個小時的需求流量。
3.2 水池水位控制策略
系統根據水池狀態進行開關泵動作,實現對水池水位的控制。
(1) 水位下降
即發生水位線觸碰期望水位下限后,系統進入控制狀態,以確保水池水位持續上升。直到水位觸碰期望水位,解除控制。
在該控制階段,定時進行邏輯運算,控制開泵操作,使水位持續上升。此過程中,只執行開泵動作,不執行關泵動作。
(2) 水位上升
即發生水位線觸碰期望水位上限后,系統進入控制狀態,以確保水池水位持續下降。直到水位觸碰期望水位,此時結束控制。
在該控制階段,定時進行邏輯運算,控制關泵,使水位持續下降。此過程中,只執行關泵動作,不執行開泵動作。
此過程控制目標:保持水位處于持續下降趨勢。
3.3 超調量
超調量是指需要開關泵調控水位時,除了要抵消△Q外,要增加水位調控的速度而額外增加的流量或者開關泵數:
△Q1=△Q+對應水位的超調量
采用查表法實現,下表是一個表樣例。
4、改造效果
四個供水泵站經過以上邏輯改造,已經*符合無人值守泵站的要求,即無論在供水高峰期或低峰期,水罐水位都能夠保證在期望范圍內。主、子監控終端根據水罐水位智能控制水源井的啟動個數及運行時間,避免水源井頻繁啟動造成的泵損壞和加壓泵空轉現象的發生,提高水泵運行能效、節約電能,完美實現了供水設備的自動化運行和給水泵站的無人值守管理。
4個給水泵站改造至今已近2年的時間,整套系統運轉良好、經濟效益顯著。2年內共發生過兩次故障,均為繼電器故障,監控中心及時獲得了報警信息,故障得以迅速解決。泵站經過無人職守改造后,現場去掉了值班人員29人、增加了維護人員2人,大幅度降低了泵站運營成本并提高了故障響應速度。
自2014年以來,該套泵站自控邏輯先后又在山西、甘肅、內蒙等地的多處泵站改造項目中得到運用,系統運轉穩定、可靠,效果大大超出預期,得到了用戶的*。
注:作者為本單位技術人員,本文已刊登在《中國給水排水》雜志 2016年6月1日出版 第32卷 第11期(總第415期),如需轉載,請標注轉載來源、作者單位、作者姓名等信息,否則視為侵權。
無人值守泵站工藝邏輯設計及應用
(The work logic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for unattended water-pumping stations)
姚妍彬、龐傳龍、盧成偉、張曉華
摘要:結合實例闡述了無人值守泵站的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重點總結了多口水源井為蓄水罐補水的自控邏輯設計,為此類給水泵站的自動化改造提供了新思路。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design and realization?for unattended water-pumping stations,summarizes the auto-control logic of several water-pumps supply water for one water storage tank.?It provides a new thought for this kind of pump stations’automation.
關鍵詞:水源井、給水泵站、泵站改造、無人值守、自控邏輯
1、項目背景
華北油田廊坊萬莊礦區的生活小區有常駐人口8萬人、板式樓房100余座,小區內的生活用水分別由分布在小區東、南、西、北的4個給水泵站供給。4個泵站均采用人工值守的工作方式,由32名工人24小時輪流值班,管理成本*。
為了減少泵站運營費用,管理部門要求將所有泵站改造成為無人值守自動運行泵站,希望僅配置少量設備維護人員即可保障泵站的正常運行。
2、設計思路及改造要求
首先要解決的就是數據傳輸問題,即將所有泵站的數據集中至中控室計算機,以便于遠程監控。考慮到小區占地面積比較大,如果采用光纖傳輸,布線、施工難度大且時間長、費用高。鑒于生活小區內手機信號比較好,采用GPRS傳輸完*夠滿足數據實時傳輸的要求,且改造速度快、成本低,終確定采用GPRS的傳輸方式。
其次要解決的是給水泵站無人值守改造,需要解決大量現場設備的控制順序、邏輯以及各種故障自動處理機制。這些問題在有人員值班的時候很容易解決,一旦人員全部撤離后,如何保證泵站的正常運行就比較困難。
給水泵站現場概況:泵站內水源采自地下水,每個泵站均有1-3口水源井提供水源。多數水源井分布在站內,個別水源井離泵站較遠。給水泵站內安裝地上蓄水罐1-5個,容量不一(大的蓄水罐容積700m3、小的蓄水罐容積為300 m3),蓄水罐底部通過管道連通,罐內水位變化一致。站內另安裝有3臺加壓泵,將蓄水罐內的水變頻恒壓輸送至小區給水管網。工藝示意圖如下:
改造思路:在加壓泵組控制室安裝主監控終端,用來采集水池液位、管網流量、管網壓力并自動控制加壓泵組的運行。在站內、站外水源井處分別安裝子監控終端,每個子監控終端監控一臺水源井。站內子監控終端采用串口電纜與主監控終端連接,站外子監控終端通過GPRS網絡與主監控終端聯網。泵站控制邏輯均由主監控終端來處理。
主監控終端內采用邏輯控制器DATA-7301,該控制器接口豐富、I/O擴展方便。邏輯控制器的RS485串口有3個,路連接一臺DATA-6106 GPRS模塊,且設置為A型,可同時與監控中心以及站外水源井子監控終端通信;第二路連接站內水源井子監控終端;第三路預留。同時,邏輯控制器通過CAN總線連接3臺I/O擴展模塊(DATA-7302),分別控制3臺變頻加壓泵。
泵站監控框架圖:
現場控制要求:多口水源井給蓄水罐供水,蓄水罐中的水再由加壓泵組加壓對外供出。所有水源井根據蓄水罐水位變化的趨勢(由于加壓泵出水不規則)能自動控制潛水泵的啟、停,且自動調整水泵啟動個數,使每口水源井均衡用水,保證地下水位平穩和延長潛水泵的使用壽命,保持儲水罐水位始終在一個標準值范圍內,并支持水位超限報警、水池過低時自動關停所有加壓泵。
3、控制邏輯總體結構設計
水源井自動供水系統分為2部分,分別為蓄水罐端和水源井端。蓄水罐端主要采集水罐水位,并設定期望水位值、期望水位變化值△、水位報警的4個限值,根據當前水位的狀態及水位變化值計算出需求流量,當水位過低時自動關停加壓泵組。水源井端主要采集水源井水位、水源井流量、泵狀態、泵的累計運行時間,并根據水泵狀態及運行時間進行選泵,再根據水池端輸出的需求流量進行控泵。
3.1 計算需求流量△Q
系統定時計算,得到水池需加減的瞬時流入量值△Q,從而得到精確控制開關泵的數量與時機。因此準確及時地計算△Q值,是水池邏輯控制的核心。
△Q根據水位信息、時間信息及各種設定參數,遵循一套水位控制策略計算得來。
水池需加減的瞬時流入量值△Q的運算過程如下:
(1) 計算當前水位值L
當前水位值需要進行濾波處理,設定水位濾波間隔T1。
每個采集周期t采集1個水位值Li,在T1時間內對采集到的所有水位值求平均值。
如果采集時間沒到T1,則對采集的水位值求和,并計算采集次數n,根據采集次數計算水位值的平均值;
如果采集時間大于T1,則始終對T1內的所有水位值求平均值。即每次采集到新水位值時,水位值的和減去上一次的水位平均值,再加上新水位值;采集次數n不變,之后計算水位值的平均值。
(2) 計算當前水位變化值△L
計算出當前水位值后進行備份Lbak = L,之后每隔T2時間取一次當前水位值,并計算當前水位變化值△L。
△L = L – Lbak
△L > 0表示水位處于上升趨勢;
△L < 0表示水位處于下降趨勢。
(3) 計算需求流量
△Q =△L*S/ T2*3600;
△L:上一步求得的結果。
S:水池底面積。
T2:取水位的間隔時間。
后把計算結果*3600轉換成每個小時的需求流量。
3.2 水池水位控制策略
系統根據水池狀態進行開關泵動作,實現對水池水位的控制。
(1) 水位下降
即發生水位線觸碰期望水位下限后,系統進入控制狀態,以確保水池水位持續上升。直到水位觸碰期望水位,解除控制。
在該控制階段,定時進行邏輯運算,控制開泵操作,使水位持續上升。此過程中,只執行開泵動作,不執行關泵動作。
(2) 水位上升
即發生水位線觸碰期望水位上限后,系統進入控制狀態,以確保水池水位持續下降。直到水位觸碰期望水位,此時結束控制。
在該控制階段,定時進行邏輯運算,控制關泵,使水位持續下降。此過程中,只執行關泵動作,不執行開泵動作。
此過程控制目標:保持水位處于持續下降趨勢。
3.3 超調量
超調量是指需要開關泵調控水位時,除了要抵消△Q外,要增加水位調控的速度而額外增加的流量或者開關泵數:
△Q1=△Q+對應水位的超調量
采用查表法實現,下表是一個表樣例。
4、改造效果
四個供水泵站經過以上邏輯改造,已經*符合無人值守泵站的要求,即無論在供水高峰期或低峰期,水罐水位都能夠保證在期望范圍內。主、子監控終端根據水罐水位智能控制水源井的啟動個數及運行時間,避免水源井頻繁啟動造成的泵損壞和加壓泵空轉現象的發生,提高水泵運行能效、節約電能,完美實現了供水設備的自動化運行和給水泵站的無人值守管理。
4個給水泵站改造至今已近2年的時間,整套系統運轉良好、經濟效益顯著。2年內共發生過兩次故障,均為繼電器故障,監控中心及時獲得了報警信息,故障得以迅速解決。泵站經過無人職守改造后,現場去掉了值班人員29人、增加了維護人員2人,大幅度降低了泵站運營成本并提高了故障響應速度。
自2014年以來,該套泵站自控邏輯先后又在山西、甘肅、內蒙等地的多處泵站改造項目中得到運用,系統運轉穩定、可靠,效果大大超出預期,得到了用戶的*。
注:作者為本單位技術人員,本文已刊登在《中國給水排水》雜志 2016年6月1日出版 第32卷 第11期(總第415期),如需轉載,請標注轉載來源、作者單位、作者姓名等信息,否則視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