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變電站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生物膜-膜生物反應器的概念
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是利用附著在填料或載體上生長、繁殖的細菌、原生動物、后生動物等微生物形成的生物膜處理廢水。主要有生物濾池、生物轉盤、生物接觸氧化、生物流化床等,目前已經(jīng)廣泛的應用在各個領域的廢水處理中。
膜生物反應器
膜生物反應器是膜技術和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一種廢水處理技術。在反應器中可以維持高的生物量,實現(xiàn)水力停留時間和污泥停留時間相分離以及產(chǎn)生的污泥量少,處理效率高,出水水質(zhì)好,設備緊湊,占地面積小等優(yōu)點。目前對膜生物反應器的研究已經(jīng)相當成熟,并且已經(jīng)廣泛應用在各個領域的廢水處理中。
生物膜-膜生物反應器
生物膜-膜生物反應器(BMBR)是將膜分離與生物膜法技術相結合的一種新型廢水處理工藝,是一種既能控制污染又能實現(xiàn)廢水資源化的新興技術。該工藝技術對污染物的去除作用主要是依靠附著在載體上生長的微生物來完成,截留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膜以及膜上面形成的濾餅層的過濾作用上。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的降解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是附著在載體和少量膜組件上的生物膜的降解作用;二是生物反應器內(nèi)懸浮微生物對有機物的降解作用;三是利用膜對有機大分子的截留作用,這樣有機大分子與微生物接觸反應的時間就更長,更能被有效的降解去除。
生物膜-膜生物反應器的原理及特點
工作原理
BMBR是在膜生物反應器內(nèi)投加填料或培養(yǎng)形成顆粒污泥,微生物在填料表面附著生長形成生物膜,廢水攜帶著污染物和氧氣流過生物膜時,廢水中溶解氧被消耗,有機污染物被生物膜上的微生物吸收降解使廢水得以凈化;微生物不斷生長繁殖,生物膜也不斷增厚,增厚到一定程度時,在生物膜內(nèi)形成缺氧或厭氧層,為生物脫氮、除磷提供條件;通過在反應器底部曝氣,使生物膜受到水的剪切力不斷脫落更新,處理后的廢水經(jīng)過膜組件分離后排放。曾做過兩段式生物膜-膜生物反應器處理廢水的試驗,結果顯示BMBR運行穩(wěn)定后出水水質(zhì)好,COD、氨氮、TP去除效率分別為95%、80%、60%以上。利用好氧顆粒污泥-MBR處理合成廢水,結果表明,當進水總有機碳為56.8~132.6mg/L,氨氮為28.1~38.4mg/L時,TOC、氨氮、總氮的去除率分別84.7%~91.9%,85.4%~99.7%,41.7%~78.4%。
一級處理
從傳統(tǒng)的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流程來看,一級處理部分以污水收集粗、中、細格柵或水力篩、沉砂池及初次沉淀池等物理處理來達到一級處理。近期主要的發(fā)展為處理設備的機械化和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各種機械設備的研制與開發(fā),各種新型處理構筑物的應用等。
二級處理
從污水二級處理工藝來看,仍然以生化處理為主,典型的流程格局仍為污水經(jīng)格柵到沉砂池到初沉池、曝氣池、二沉池、消毒接觸池后排放。
鄭州變電站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三級處理
進一步處理水中難降解的有機物,以及氮和磷等能夠導致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可溶性無機物等。
經(jīng)過以上三級處理之后,基本去除了水中的污染物。
目前國內(nèi)城市污水的主流處理方法
(一)活性泥技術
簡單來說活性泥技術就是利用活性污泥去除水中的有機物。首先是回流的活性污泥和污水同時進入曝氣池,并將空氣打入曝氣池,使污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混合,曝氣池中微生物吸附、混合液進入二次沉淀池進行分離操作。后就可以向外排放凈化后的水,分離出一部分活性污泥通過回流系統(tǒng),回流至曝氣池,另一部分將從系統(tǒng)出中排出。
(1)AB法
該工藝將曝氣池分為高低負荷兩段,各有獨立的沉淀和污泥回流系統(tǒng)。高負荷段(A段)停留時間約20—40分鐘,以生物絮凝吸附作用為主,同時發(fā)生不*氧化反應,生物主要為短世代的細菌群落,去除BOD達50%以上。B段與常規(guī)活性污泥法相似,負荷較低,泥齡較長。
AB法A段效率很高,并有較強的緩沖能力。但是,AB法污泥產(chǎn)量較高,A段污泥有機物含量*,污泥后續(xù)穩(wěn)定化處理是必須的,將增加一定的投資和費用。另外,A段在運行中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產(chǎn)生臭氣,影響附近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產(chǎn)生硫化氫、大糞素等惡臭氣體。對于污水濃度較低的場合,B段運行較為困難,也難以發(fā)揮優(yōu)勢。目前有僅采用A段的做法,效果要好于一級處理。當對脫氮除磷要求很高時,A段不宜按AB法的原來去除有機物的分配比去除BOD,因為B段曝氣池的進水含碳有機物含量的碳/氮比偏低,不能有效地脫氮。
(2)SBR
序批式反應池(SBR)屬于"注水——反應——排水"類型的反應器,在流態(tài)上屬于*混合式,氮有機污染物確實隨著反應時間的推移而被降解的。其操作流程由進水、反應、沉淀、出水和閑置五個基本過程組成,從污水流入到閑置結束構成一個周期,所有處理過程都是在同一個設有抱起或攪拌裝置的反應器內(nèi)依次進行,混合液始終留在池中,從而不需另外設置沉淀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