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智能稱重分群系統
集團化養牛最大的難點是如何將牛分群,并精細化管理,不同種類的畜體,飼料和養殖環境都有區別,牛的年齡、體重乃至繁殖狀態都是牛的分群依據,一頭牛在我們的分群系統里過一下只需要10-20秒,當牛只通過智能稱重分群設備時,系統會自動識別電子耳標,并采集體重數據,系統通過與設定的牛只分群條件對比,判斷出看牛只歸屬通道圈舍,自動打開對應通道,實現牛的自動化分群。分群稱重的目的在于精細化養殖管理,通過區分不同牛群,便于后續集中飼養和繁育、育肥精細化飼喂等工作。衡量飼料的轉換效率與日增重情況,幫助企業管理者進行效益分析和決策,實現最小的投入、最高的經濟回報本系統有硬件和軟件部分組成。
一、系統簡介:
鄭州邦茂稱重設備廠自主研發的牛智能稱重分群系統,在技術上解決了當前行業存在的問題,稱重更精準、速度更快,并且實時分群,更加高效、精準化管理個體牛只,是您智慧畜牧養殖的得力助手。
硬件設備包含:智能圍欄、稱重平臺、不銹鋼稱重傳感器、電子耳標讀卡器、動態稱重控制儀,三分群門,控制柜等;
軟件部分包含:控制系統,數據統計分析軟件,三分群控制系統,RFID解析軟件,數據上傳軟件等。
本系統自動化程度較高,機械動作均通過啟動裝置控制;數據采集、上傳、分析均有PLC、PC自動完成,無需人員干預。
二、系統參數:
1、動態稱重精度值:500g;
2、稱重范圍:0~2000Kg;
3、單體稱重速度:3秒/頭;
4、分群速度:3~5秒/頭;
5、分群:具有三級分群門。啟動后,程序自動獲取耳標號>>體重>>分群。預留和支持手動開門:手動控制分權分開關狀態。支持“一進三出”,根據預設分群算法自動完成牛只分群。
6、分群配置功能。配置分群條件(按重量、月齡、繁育狀態、牛群狀態、按體況評分分群)。
7、耳標識讀率:采用920-925Mhz電子耳標識讀器,識讀距離0~5米,識讀率,識讀速度0.5秒。
8、工作模式:手動模式、自動模式一鍵式自由切換。
9、數據上傳功能:當網絡連接正常以及參數配置正確時,軟件會自動將數據上傳至數字化精準飼喂管理系統進行處理。未聯網或上傳異常時,數據將會存儲在電腦上,將在下一次上傳。
10、稱重配置功能。配置稱重儀表、I/O控制器等參數支持重新稱重、手動稱重。
11、歷史記錄查詢功能??筛鶕掌趨^間查詢歷史稱重記錄。
12、PC軟件系統:自動采集分析相關數據,中文界面,易操作。
13、人機交互界面:中文界面,實時顯示設備數據及工作流程,一鍵設定分欄重量等相關參數。
14、設備尺寸:L5020mm*B1030mm*H2150mm
15、上秤高度:7cm
16、整機重量:約800Kg
17、工作環境:設備電壓:DC24V;溫度:-45℃~+75℃。
三、系統工作流程:
→訓練模式:設備通電,手動模式打開進口門、出口門、分群門,讓牛只從通道。進入設備,使其無障礙通過,循環1~2次,以對預測定牛只進行訓 練,讓牛只熟悉設備環境,減少應激;
→稱重模式:設備通電,自動清零,進口門打開;
→牛進入設備后,觸發光電開關,并關閉進口門;
→進口門關閉后,系統自動稱體重,讀取電子耳標,并將體重、電子耳標號,存儲,并通過無線或者Wife上傳給牧場管理系統;
→若分群,則可通過按重量、月齡、繁育狀態、牛群狀態、按體況評分分群;
→操作分群門A或B按鈕,打開對應的分群門,放牛只出去。
→待牛只離開后,復位分群門,打開進口門
→本次流程結束,等待下只牛進。
四、配套通道建議:
本設備需配套通道使用,否則無法高效、精確、安全的使用;
通道入口處應為“喇叭口型,以便牛只進入;
通道內設定曲線彎道,防止??焖贈_撞;
通道總高為180厘米,寬度為75厘米(無角牛);
通道內每6米裝配一個止退器;
盡可能做封閉式通
六、產品優勢:
1)稱重環節全程自動化操作,配合建設相應的牛只圈道,實現對牛只日增重監管。全程無需人工干預,減少勞動力的投入與牛只的應激反應。
2)每小時可達到稱重分群180-240只的效率,單體稱重速度為3-4只/秒,體重動態精度500克。
3)自動更新牛只檔案信息,進行肉牛體重數據的自動采集,并同步更新、存儲至智能稱重分群系統。
4)自動采集體重信息并錄入、保存至相應的牛只個體信息中便于重量數據查詢、導出。保障牛只體重數據錄入的真實性與定期性、異常個體預警的時效性,實現牛只稱重的自動化、病畜篩查的日?;?、疫病防控的及時化。
5)分群智能化。根據實際需求,在系統中設定分群參數。配合相應的牛只圈道,體重數據采集后,準確控制相應圈舍通道的開關,做到分群全自動化,單人即可進行操作。實現精細化管理,優化飼料投入。
6)牛只體重動態化監測與分析。分析牛只重量變化曲線,BI報表呈現直觀顯示牛只階段性體重變化,有效把控牛只個體或種群各階段飼養指標,自動生成日增重、月增重等數據,對調整飼料配方、制定飼喂方式、確定用藥劑量、評估牛只健康指標、把控牛只出售時間等方面均具有指導意義。
7)衡量飼料轉換效率與日增重情況,輔助決策。根據牛只養殖的生長過程,針對性的投放飼料,實現精細化飼養,節約和降低成本,達到省事省力,增產增收目標,過大數據分析提供各類分析報表指導生產、協助管理,輔助分析牛只飼養價值,進而對每頭牛只個體提供精準科學決策依據。
8)打破傳統養殖人工模式。將原本的低效率的“目手記”改進為高效率的信息化實時業務登記和上傳有效解決人為記錄錯誤、檔案記錄丟失和信息傳遞等管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