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發展到今天,已經形成了各種規模的系列化產品,可以用于各種規模的工業控制場合。除了邏輯處理功能以外,PLC大多具有完善的數據運算能力,可用于各種數字控制領域。多種多樣的功能單元大量涌現,使PLC滲透到了位置控制、溫度控制、CNC等各種工業控制中。加上PLC通信能力的增強及人機界面技術的發展,使用PLC組成各種控制系統變得非常容易。
3 易學易用,深受工程技術人員歡迎
PLC是面向工礦企業的工控設備。它接口容易,編程語言易于為工程技術人員接受。梯形圖語言的圖形符號與表達方式和繼電器電路圖相當接近,為不熟悉電子電路、不懂計算機原理和匯編語言的人從事工業控制打開了方便之門。
4 系統設計的工作量小,維護方便,容易改造
PLC用存儲邏輯代替接線邏輯,大大減少了控制設備外部的接線,使控制系統設計及建造的周期大為縮短,同時日常維護也變得容易起來,更重要的是使同一設備經過改變程序而改變生產過程成為可能。特別適合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場合。
3.硬件配套齊全,用戶使用方便,適應性強
4.可靠性高,抗*力強PLC 它是一個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裝置,專為在工業現場應用而設計,它采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以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指令,并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輸出接口,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
PLC是微機技術與傳統的繼電接觸控制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克服了繼電接觸控制系統中的機械觸點的接線復雜、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靈活性差的缺點,充分利用了微處理器的優點,又照顧到現場電氣操作維修人員的技能與習慣,特別是PLC的程序編制,不需要專門的計算機編程語言知識,而是采用了一套以繼電器梯形圖為基礎的簡單指令形式,使用戶程序編制形象、直觀、方便易學;調試與查錯也都很方便。用戶在購到所需的PLC后,只需按說明書的提示,做少量的接線和簡易的用戶程序編制工作,就可靈活方便地將PLC應用于生產實踐。
3.硬件配套齊全,用戶使用方便,適應性強
4.可靠性高,抗*力強PLC 它是一個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裝置,專為在工業現場應用而設計,它采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以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指令,并通過數字式或模擬式的輸入、輸出接口,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
PLC菜單用于與PLC聯機時的操作。如用軟件改變PLC的運行方式(運行、停止),對用戶程序進行編譯,清除PLC程序、電源起動重置、查看PLC的信息、時鐘、存儲卡的操作、程序比較、PLC類型選擇等操作。其中對用戶程序進行編譯可以離線進行。
聯機方式(在線方式):有編程軟件的計算機與PLC連接,兩者之間可以直接通信。
離線方式:有編程軟件的計算機與PLC斷開連接。此時可進行編程、編譯。
聯機方式和離線方式的主要區別是:聯機方式可直接針對連接PLC進行操作,如上裝、下載用戶程序等。離線方式不直接與PLC聯系,所有的程序和參數都暫時存放在磁盤上,等聯機后再下載到PLC中。
PLC有兩種操作模式:STOP(停止)和RUN(運行)模式。在STOP(停止)模式中可以建立/編輯程序,在RUN(運行)模式中建立、編輯、監控程序操作和數據,進行動態調試。
電源起動重置(Power-Up Reset):從PLC清除嚴重錯誤并返回RUN(運行)模式。如果操作PLC存在嚴重錯誤, SF(系統錯誤)指示燈亮,程序停止執行。必須將PLC模式重設為STOP(停止),然后再設置為RUN(運行),才能清除錯誤,或使用“PLC”→“電源起動重置”。 (5)調試(Debug) 調試菜單用于聯機時的動態調試,有單次掃描(First Scan)、多次掃描(Multiple Scans)、程序狀態(Program Status)、觸發暫停(Triggred pause)、用程序狀態模擬運行條件(讀取、強制、取消強制和全部取消強制)等功能。 調試時可以PLC對程序執行有限次數掃描(從1次掃描到65,535次掃描)。通過選擇PLC運行的掃描次數,可以在程序改變過程變量時對其進行監控。次掃描時,SM0.1數值為1(打開)。 單次掃描:可編程控制器從STOP方式進入RUN方式,執行一次掃描后,回到STOP方式,可以觀察到掃描后的狀態。 PLC必須位于STOP(停止)模式,通過菜單“調試”→“單次掃描”操作。 多次掃描:調試時可以PLC對程序執行有限次數掃描(從1次掃描到65,535次掃描)。通過選擇PLC運行的掃描次數,可以在程序過程變量改變時對其進行監控。 PLC必須位于STOP(停止)模式時,通過菜單“調試”→“多次掃描”設置掃描次數。 (6)工具 ² ² 工具菜單提供復雜指令向導(PID、HSC、NETR/NETW指令),使復雜指令編程時的工作簡化。 ² ² 工具菜單提供文本顯示器TD200設置向導。 ² ² 工具菜單的定制子菜單可以更改STEP 7-Micro/WIN 32工具條的外觀或內容,以及在“工具”菜單中增加常用工具。 ² ² 工具菜單的選項子菜單可以設置3種編輯器的風格,如字體、指令盒的大小等樣式。 (7)窗口 窗口菜單可以設置窗口的排放形式,如層疊、水平、垂直。 (8)幫助 幫助菜單可以提供S7-200的指令系統及編程軟件的所有信息,并提供在線幫助、網上查詢、訪問等功能。 2. 工具條 (1)標準工具條,如圖4所示。 圖4 標準工具條
各快捷按鈕從左到右分別為:新建項目、打開現有項目、保存當前項目、打印、打印預覽 、剪切選項并復制至剪貼板、將選項復制至剪貼板、在光標位置粘貼剪貼板內容、撤消后一個條目、編譯程序塊或數據塊(任意一個現用窗口)、全部編譯(程序塊、數據塊和系統塊)、將項目從PLC上載至STEP 7-Micro/WIN 32、從STEP 7-Micro/WIN 32下載至PLC、符號表名稱列按照A-Z從小至大排序、符號表名稱列按照Z-A從大至小排序、選項(配置程序編輯器窗口)。 (2) 調試工具條,如圖5所示。 圖5 調試工具條 各快捷按鈕從左到右分別為:將PLC設為運行模式、將PLC設為停止模式 、在程序狀態打開/關閉之間切換 、在觸發暫停打開/停止之間切換(只用于語句表)、在圖狀態打開/關閉之間切換 、狀態圖表單次讀取、狀態圖表全部寫入 、強制PLC數據 、取消強制PLC數據 、狀態圖表全部取消強制 、狀態圖表全部讀取強制數值。
(3)公用工具條,如圖6所示。 圖6 公用工具條 圖7 POU注解 圖8 網絡注解 公用工具條各快捷按鈕從左到右分別為: 插入網絡:單擊該按鈕,在LAD或FBD程序中插入一個空網絡。 刪除網絡:單擊該按鈕,刪除LAD或FBD程序中的整個網絡。 POU注解:單擊該按鈕在POU注解打開(可視)或關閉(隱藏)之間切換。每個POU注解可允許使用的大字符數為4096。可視時,始終位于POU頂端,在個網絡之前顯示。如圖7所示。 圖9 網絡的符號信息表 網絡注解:單擊該按鈕,在光標所在的網絡標號下方出現灰色方框中,輸入網絡注解。再單擊該按鈕,網絡注解關閉。如圖8所示。 檢視/隱藏每個網絡的符號信息表:單擊該按鈕,用所有的新、舊和修改符號名更新項目,而且在符號信息表打開和關閉之間切換。如圖9所示。 切換書簽:設置或移除書簽,單擊該按鈕,在當前光標的程序網絡設置或移除書簽。在程序中設置書簽,書簽便于在較長程序中的網絡之間來回移動。如圖10所示。 下一個書簽:將程序滾動至下一個書簽,單擊該按鈕,向下移至程序的下一個帶書簽的網絡。 圖3-10 網絡設置書簽 前一個書簽:將程序滾動至前一個書簽,單擊該按鈕,向上移至程序的前一個帶書簽的網絡。 清除全部書簽:單擊該按鈕,移除程序中的所有當前書簽。 在項目中應用所有的符號 :單擊該按鈕,用所有新、舊和修改的符號名更新項目,并在符號信息表打開和關閉之間切換。 建立表格未定義符號:單擊該按鈕,從程序編輯器將不帶地址的符號名傳輸至地址的新符號表標記。 常量說明符:在SIMATIC類型說明符打開/關閉之間切換,單擊“常量描述符” 按鈕,使常量描述符可視或隱藏。對許多指令參數可直接輸入常量。僅被為100的常量具有不確定的大小,因為常量100可以表示為字節、字或雙字大小。當輸入常量參數時,程序編輯器根據每條指令的要求或更改常量描述符。 (4)LAD指令工具條,如圖11所示。 從左到右分別為:插入向下直線,插入向上直線,插入左行,插入右行,插入接點,插入線圈,插入指令盒。 圖11 LAD指令工具條 3. 瀏覽條(Navigation Bar) 瀏覽條為編程提供按鈕控制,可以實現窗口的快速切換,即對編程工具執行直接按鈕存取,包括程序塊(Program Block)、符號表(Symbol Table)、狀態圖表(Status Chart)、數據塊(Data Block)、系統塊(System Block)、交叉引用(Cross Reference)、和通信(Communication)。單擊上述任意按鈕,則主窗口切換成此按鈕對應的窗口。 ² ² 用菜單命令“檢視”→“幀”→“瀏覽條”,瀏覽條可在打開(可見)和關閉(隱藏)之間切換。 ² ² 用菜單命令“工具”→“選項”,選擇“瀏覽條”標簽,可在瀏覽條中編輯字體。 瀏覽條中的所有操作都可用“指令樹(Instuction Tree)”視窗完成,或通過“檢視(View)” →“元件”菜單來完成。 4. 指令樹(Instuction Tree) 指令樹以樹型結構提供編程時用到的所有快捷操作命令和PLC指令。可分為項目分支和指令分支。 項目分支用于組織程序項目: ² ² 用鼠標右鍵單擊“程序塊”文件夾,插入新子程序和中斷程序。 ² ² 打開“程序塊”文件夾,并用鼠標右鍵單擊POU圖標,可以打開POU、編輯POU屬性、用密碼保護POU或為子程序和中斷程序重新命名。 ² ² 用鼠標右鍵單擊“狀態圖”或“符號表”文件夾,插入新圖或表。 ² ² 打開“狀態圖”或“符號表”文件夾,在指令樹中用鼠標右鍵單擊圖或表圖標,或雙擊適當的POU標記,執行打開、重新命名或刪除操作。 指令分支用于輸入程序,打開指令文件夾并選擇指令: ² ² 拖放或雙擊指令,可在程序中插入指令。 ² ² 用鼠標右鍵單擊指令,并從彈出菜單中選擇“幫助”,獲得有關該指令的信息。 ² ² 將常用指令可拖放至“偏好項目”文件夾。 ² ² 若項目了PLC類型,指令樹中紅色標記 x是表示對該PLC無效的指令。 5. 用戶窗口 可同時或分別打開圖3中的6個用戶窗口,分別為:交叉引用、數據塊、狀態圖表、符號表、程序編輯器、局部變量表。 (1)交叉引用(Cross Reference) 在程序編譯成功后,可用下面的方法之一打開“交叉引用”窗口: ² ² 用菜單“檢視”→ “交叉引用”(Cross Reference) ² ² 單擊瀏覽條中的“交叉引用” 如圖12所示,“交叉引用”表列出在程序中使用的各操作數所在的POU、網絡或行位置,以及每次使用各操作數的語句表指令。通過交叉引用表還可以查看哪些內存區域已經被使用,作為位還是作為字節使用。在運行方式下編輯程序時,可以查看程序當前正在使用的跳變信號的地址。交叉引用表不下載到可編程控制器,在程序編譯成功后,才能打開交叉引用表。在交叉引用表中雙擊某操作數,可以顯示出包含該操作數的那一部分程序。 圖12 交叉引用表 (2)數據塊 “數據塊”窗口可以設置和修改變量存儲器的初始值和常數值,并加注必要的注釋說明。 用下面的方法之一打開“數據塊”窗口: ² ² 單擊瀏覽條上的“數據塊” ² ² 用“檢視”菜單→“元件”→“數據塊”。 ² ² 單擊指令樹中的“數據塊” (3)狀態圖表(Status Chart) 將程序下載至PLC之后,可以建立一個或多個狀態圖表,在聯機調試時,打開狀態圖表,監視各變量的值和狀態。狀態圖表并不下載到可編程控制器,只是監視用戶程序運行的一種工具。 用下面的方法之一可打開狀態圖表: ² ² 單擊瀏覽條上的“狀態圖表” ² ² 菜單命令:“檢視”→“元件” → “狀態圖”。 ² ² 打開指令樹中的“狀態圖”文件夾,然后雙擊“圖”圖標。 若在項目中有一個以上狀態圖,使用位于“狀態圖”窗口底部的 “圖”標簽在狀態圖之間移動。 可在狀態圖表的地址列輸入須監視的程序變量地址,在PLC運行時,打開狀態圖表窗口,在程序掃描執行時,連續、自動地更新狀態圖表的數值。 (4)符號表(Symbol Table) 符號表是程序員用符號編址的一種工具表。在編程時不采用元件的直接地址作為操作數,而用有實際含義的自定義符號名作為編程元件的操作數,這樣可使程序更容易理解。符號表則建立了自定義符號名與直接地址編號之間的關系。程序被編譯后下載到可編程控制器時,所有的符號地址被轉換成地址,符號表中的信息不下載到可編程控制器。 用下面的方法之一可打開符號表: ² ² 單擊瀏覽條中的“符號表” ² ² 用菜單命令:“檢視”→“符號表”。 ² ² 打開指令樹中的符號表或全局變量文件夾,然后雙擊一個表格 (5)程序編輯器 用菜單命令“文件”→ “新建”,“文件” → “打開”或“文件” →“導入”,打開一個項目。然后用下面方法之一打開“程序編輯器”窗口,建立或修改程序: ² ² 單擊瀏覽條中的“程序塊” ² ² 指令樹→程序塊→雙擊主程序(OB1) 圖標、子程序圖標或中斷程序圖標。 用下面方法之一可改變程序編輯器選項: ² ² 菜單命令“檢視” → LAD、FBD、STL,更改編輯器類型。 ² ² 菜單命令“工具”→ “選項” →“一般” 標簽,可更改編輯器(LAD、FBD或STL)和編程模式(SIMATIC或IEC 1131-3)。 ² ² 菜單命令“工具” → “選項” → “程序編輯器”標簽,設置編輯器選項。 ² ² 使用選項 (6)局部變量表 程序中的每個POU都有自己的局部變量表,局部變量存儲器(L)有64個字節。局部變量表用來定義局部變量,局部變量只在建立該局部變量的POU中才有效。在帶參數的子程序調用中,參數的傳遞就是通過局部變量表傳遞的。 在用戶窗口將水平分裂條下拉即可顯示局部變量表,將水平分裂條拉至程序編輯器窗口的頂部,局部變量表不再顯示,但仍舊存在。 6. 輸出窗口 輸出窗口:用來顯示STEP 7-Micro/WIN 32程序編譯的結果,如編譯結果有無錯誤、錯誤編碼和位置等。 ² ² 菜單命令:“檢視”→“幀”→“輸出窗口”在窗口打開或關閉輸出窗口。 7. 狀態條 狀態條:提供有關在STEP 7-Micro/WIN 32中操作的信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