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鼠骨骼肌細胞 百歐博偉生物 細胞系
大鼠骨骼肌細胞 百歐博偉生物 細胞系
一、實驗材料
SD大鼠,細胞培養板,培養皿,小牛血清等。
二、實驗步驟之固定
⒈組織取材
SD 大鼠吸入麻醉后腹腔內注射(22 mg/kg)。 以左側第 4 肋水平作橫切口, 取胸大肌約 1 cm3 , 并將其修剪成 1 mm3 大小的肌小粒 。反復用Hanks 液洗去血細胞 , 將肌小粒小心貼附于事先用明膠包被的細胞培養瓶底部 , 加入適量成肌細胞增殖培養液(Ham' s F-10 培養基中加入15 %小牛血清、*100 U/ml 、* 100 U/ml)。將瓶底向上輕置于37℃、5 %CO2 、飽和濕度的培養箱中, 4 h 后輕輕翻轉培養瓶 , 使肌小粒浸浴于培養液中。 3 d 換液一次 , 待細胞長滿瓶底即可傳代。
⒉成肌細胞的培養
采用組織塊培養法貼塊 2 d 后即可見有細胞從肌小粒邊緣爬出 , 細胞呈梭形, 胞漿透明。1 周后細胞可長滿瓶底的 60 %~ 70 %, 其數目可達 105 , 此時細胞可呈多角形 , 充分伸展, 部分細胞密集區可見細胞呈向心性生長 , 相互間排列整齊 , 類似骨骼肌的縱切面。
⒊成肌細胞的分化鑒定
將傳代后的細胞接種至 6 孔板, 加入增殖培養液 , 待細胞長至80 %滿時, 換入成肌細胞誘導分化液(低糖DMEM培養基中加入 2 %馬血清、0 .5%雞胚提取物、青霉0100 U/ml 、* 100 U/ml), 換用誘導分化液后細胞可在 3 d 內分化 , 融合交織形成肌纖維, 可觀察到收縮現象;并且部分細胞分化形成細長的肌管, 高倍鏡下可見多個核及核分裂象。這些現象為成肌細胞所*, 可以作為簡便的鑒定方法。
⒋成肌細胞的免疫熒光鑒定
免疫熒光在培養板中將已爬好細胞的玻片用PBS浸洗3次,每次3min;用4%的多聚甲醛固定爬片15min, PBS浸洗玻片3次,每次3min;0.5%Triton X-100( PBS配制 )室溫通透20min。PBS浸洗玻片3次,每次3 min,吸水紙吸干PBS,在玻片上滴加正常山羊血清,室溫封閉30min。水紙吸掉封閉液,不洗,每張玻片滴加足夠量的稀釋好的一抗(Desmin結蛋白)并放入濕盒,4℃孵育過夜;加熒光二抗:PBS浸洗爬片3次,每次3min,吸水紙吸干爬片上多余液體后滴加稀釋好的熒光二抗,濕盒中20-37℃孵育1h,PBST浸洗切片3次,每次3min。滴加DAPI避光孵育5min,對標本進行染核,PBST 5min×4次洗去多余的DAPI;用吸水紙吸干爬片上的液體,用含抗熒光淬滅劑的封片液封片,然后在熒光顯微鏡下觀察采集圖像。
三、注意事項
(1)原代培養材料的選擇,盡量選取完整的組織。
(2)要注意無菌操作。小心操作,避免污染細菌。其操作要求應高于*。
(3)整個取材操作要迅速,不能過長,以細胞活性。
(4)運用消化法時*溫度應低于37℃,濃度只需平時消化細胞濃度的一半。
所以*不能作用過強,否則這些細胞易被損傷而不易生存。
(5)使用組織塊法,則應待組織塊略干燥,能黏附于瓶壁時再使之與培養液接觸,不要使組織塊漂浮起來。如果組織塊沒有黏壁,則細胞不易生長,即使生長也因沒有貼在瓶壁上,從而因不能觀察到而無法收集到生長的細胞。
百歐博偉生物的微生物菌種查詢網提供微生物菌種保藏、測序、購買等服務,是中國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的服務平臺,并且是集微生物菌種、菌種,ATCC菌種、細胞、培養基為一體的大型微生物查詢類網,自設設備及技術的微生物菌種保藏中心!歡迎廣大客戶來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