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廢氣處理設備廠家響應環保要求
“十三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
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是培育發展新動能、提升綠色競爭力的重大舉措,是補齊資源環境短板、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重要支撐,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的客觀要求。為加快將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
劃綱要》,制定本規劃。西安廢氣處理設備廠家響應環保要求。
一、發展基礎
“十二五”期間,在國家一系列政策支持和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產業規模快速擴大,2015年產值約4.5萬億元,從業人數達3000多萬。技術裝備水平大幅提升,高效燃煤鍋爐、高效電機、膜生物反應器、高壓壓濾機等裝備技術水平,燃煤機組超低排放、煤炭清潔高效加工及利用、再制造等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擁有除塵脫硫、生活污水處理、余熱余壓利用、綠色照明等裝備供給能力。產業集中度明顯提高,涌現出70余家年營業收入超過10億元的節能環保,形成了一批節能環保產業基地。節能環保服務業保持良好發展勢頭,合同能源管理、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服務模式得到廣泛應用,一批生產制造型企業快速向生產服務型企業轉變。
同時,我國節能環保產業發展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缺乏基礎性、開拓性、顛覆性技術創新,部分關鍵設備和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垃圾滲濾液處理、高鹽工業廢水處理、能量系統優化等難點技術有待突破,技術裝備供給能力不強。市場秩序不規范,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惡性競爭問題突出,部分地區地方保護現象嚴重、市場競爭不充分,產品能效、水效虛標屢禁不止,部分落后低效技術裝備對產品形成市場擠壓。節能環保服務業違約現象增多,糾紛處理尚未建立機制性安排。制度體系不完善,節能環保標準建設滯后,稅收優惠政策有待進一步落實,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突出,綠色消費缺乏有力引導。
提高資源利用效率、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是人類社會發展的永恒主題,是我國發展面臨的緊迫任務。我國資源環境形勢嚴峻,有世界上的環境改善訴求,有大的節能環保市場,有良好的產業發展基礎,發展節能環保產業大有可為。要緊緊抓住歷史機遇,推動節能環保產業和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做好存量的綠色化改造和增量的綠色化構建,提升經濟整體的綠色競爭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以少的成本取得更大的環境和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