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友云智能水產養殖系統傳感器ORP
1.溫度測試
不同魚類對水溫的要求不同。鰱、鳙、草、鯉、團頭魴等屬溫水魚類,適宜生活的水溫為20℃~30℃。羅非魚屬熱帶魚類,適宜水溫為25℃~34℃。為了給魚創造適宜的溫度環境,就要隨時掌握池水的溫度變化。監測水溫常用的是水銀溫度計,但只能測得表層水溫。水質分析儀和溶氧測定儀,均有水溫測試功能,且可測定不同水層的水溫。
2.酸堿度測試
池水的酸堿度(PH值)既影響魚類的生長生活,又影響到池水中的營養素,因此人們常用石灰來調節魚池水的酸堿度。對于鰱、鳙、草、鯉、團頭魴等溫水魚類,喜偏堿性水,其適宜PH值為7.5~8.5。
測定池水酸堿度簡單可靠的方法,是使用石蕊試紙。測定時,將一張試紙浸入水中2~3分鐘后取出,再與酸堿度色譜對照,找到其中與試紙顏色相同的一段,就能知道池水的酸堿度了。
3.溶氧值測試
一般魚類適宜的溶氧值為3毫克/升以上,當水中溶氧值小于3毫克/升時,魚停止攝食和生長;溶氧值小于2毫克/升時,魚就會浮頭;在0.6~0.8毫克/升時開始死亡。過去測試溶氧值大多采用化學方法,即磺量法,這種方法雖然準確性較高,但既麻煩難度又大,一般養魚戶難以掌握。近年來已有不少測量溶氧值的電子儀器投放市場,如水質分析儀、溶氧測定儀等。這些儀器都有一個探頭,只要把探頭放到水中,將轉換開關撥到測氧檔,經過大約1~2分鐘,儀表頭上的指針就會指出水中的溶氧值。
么樣的養殖系統,普通養殖戶容易接受?
1、傳感器和各個系統協同工作,具有的穩定性,不會因為打雷或者天氣變化,產品就失靈。對于這點來說,光學的傳感器比較具有優勢。
2、不需要用戶繁瑣的操作,用戶只需要知道數值高了還是低了,一切系統化運行,傻瓜式操作。
3、免維護,產品能放到魚塘里面,幾個月不用人去管,產品可以有自維護功能。就拿水質傳感器來說,可靠的是光學原理,因為是光去檢測水質狀態,可以有較低的維護工作。野外最頭疼的是微生物的生長,尤其是夏天,傳感器放置一周,上面可以長滿微生物,因為有微生物附著,勢必會影響數值的準確性。可幸的是,現在有傳感器帶有自清潔裝置,使用自清潔裝置,可以3個月以上不用人工去清理。類似這種產品國外有YSI,哈希,In-Situ,國內有云傳物聯。
4、低成本。低成本并非去做一些廉價的,可靠性差,質量差的產品。要以用戶能接受的價格,同時具有可靠性,耐用,簡單并非易事。對于銷售方式來說,好可以砍掉傳統層層代理商模式,產品直接面向終端客戶,將中間渠道的成本讓利給消費者。
要打造一個智能化的自動養殖系統,并非一早一夕的事情,需要我們腳踏實地,設身處地的站在用戶角度去思考問題,了解用戶的習性和現狀,深度研究當然不同養殖生物所需要的環境去研發產品。相信以目前國內市場來說,會有非常大的市場空間,可幸的是,現在市場還是比較空白,你還有機會。
漁友云智能水產養殖系統傳感器O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