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YA553鎧裝市內通訊電纜HYA553-大對數電纜 大對數通信電纜型號:HYA;HYA22;HYA23;HYA53;ZRC-HYA;ZRC-HYA53;WDZ-HYA;
充油通信電纜: HYAT;HYA23;HYAT53;HYAT22;HYYT;ZRC-HYAT;WDZ-HYAT;ZR-HYAT53; 自承式通信電纜-索道通信電纜型號:HYAC,HYYC 鎧裝通信電纜;HYA22;HYA23;HYA53;HYAT22;HYAT23;HYAT53; 低煙無鹵阻燃通信電纜: 室內通信電纜-局用配線電纜-HPVV22;HYV;HPVV;HPYV;HPYV22;HYV22;HJVV;HCJVV;HCJVVP;HCJVVP22;HCJVV22(程控局用交換機電纜)
鋼塑復合帶鎧裝通信電纜結構:
HYA553鎧裝市內通訊電纜HYA553-大對數電纜 1、基本電纜:任何單護套或雙護套結構的填充型和非填充型電纜。 2、機械保護層:采用0.15mm厚的軋紋鋼帶,縱包于基本電纜之上,兩邊搭接。鋼帶表面經涂塑處理,以防腐蝕和水份侵入。 3、護套:黑色高分子量低密度聚乙烯。護套厚度可取決于基本電纜外徑。 4、識別和長度標記:電纜外表有*性識別標記,標記間間隔不大于1m, 5、標記內容有:導線直徑、線對數量、電纜型號、長度、制造廠廠名代號及制造年份。 6、電氣特性:53型電纜符合基本電纜的全部電氣要求。7、電纜長度:機械保護型電纜是根據相應基本電纜的標準長度制造。鋼塑復合帶鎧裝通信電纜用途:鋼塑復合帶鎧裝通信電纜機械保護層可以加到任何結構的電纜上,以增加電纜的機械強度,提高防侵蝕能力,是為易受機械破壞及及易受侵蝕的地區而設計的電纜。可以采用任何一種方式敷設,更適用于巖石地區的直埋敷設。
進入90年代,海底光纜已經和衛星通信成為當代洲際通信的主要手段。我國自1989年開始到1998年底已經先后參與了18條國際海底光纜的建設與投資。其中第一個在中國登陸的國際海底光纜系統是1993年12月建成的中國——日本(C-J)海底光纜系統。1996年2月中韓海底光纜建成開通,分別在我國青島和韓國泰安登陸、全長549公里;1997年11月,我國參與建設的球海底光纜系統(FLAG)建成并投入運營,這是第一條在我國登陸的洲際光纜系統,分別在英國、埃及、印度、泰國、日本等12個國家和地區登陸,全長27000多公里,其中中國段為622公里;由中國電信和新加坡等地的電信公司共同發起的亞歐海底光纜系統,延伸段正在建設,該系統連接亞洲、歐洲和大洋洲,在33個國家和地區登陸,全長達38000公里,采用先進的8波長波分復用技術,主干路由的設計容量高達40Gb/s,在我國上海、汕頭兩地登陸,1999年底建成開通。海底光纜承擔的洲際通信業務量逐年上升,已經超過了衛星通信的業務量,成為現代洲際通信的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