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坍落度是指堆好的試驗料因自重自行坍落得高度差,拌合料的坍落度主要容重和屈服剪切應力所決定。
在施工中,坍落度的變化對于反映原料配比,特別是用水量變化比較敏感,在質(zhì)量定上被認為是有效的。
但塌落度并不是拌合料作業(yè)性的滿意指標。因為坍落度試驗只對水泥漿含量高的拌合料才比較敏感。對于
稍微干硬的拌合料,則坍落度為零,對缺少粘結性的拌合料。試驗時可能發(fā)生沿一斜面下滑的變形甚至崩
潰。這些都測不出不同作業(yè)性拌合料的變化、坍落度試驗又是比較粗略的,有一定的測量誤差。
簡介:
坍落度適用于坍落度在1cm--15cm,集粒徑不大于40cm的混凝土做坍落試驗。
該坍落度試驗儀是理想的教學培訓和實驗室用設備,儀器使用方便、維護簡單。
技術參數(shù):
1、坍落度筒尺寸:筒底面直徑200±2mm 筒頂面直徑100±2mm 筒高300±2mm 筒壁厚不小于1.5mm
端部應呈圓形,底面與頂面應互相平行,呈喇叭狀。
2、搗棒直徑:16±2mm 長度600±5mm
3、每套包含坍落度筒、搗棒、漏斗、標尺、共四件。
坍落度實驗方法:
1、先用濕布抹濕坍落度筒,鐵鍬、拌合板等用具。
2、按配合比稱量材料:先稱取水泥和砂并倒在拌合板上攪拌均勻,在稱出石子一起攪拌。
將料堆得中心扒開,倒入所需水的一半,仔細拌合均勻后,在倒入剩余的水,繼續(xù)拌合至均勻。
拌合時間大約4--5min。
3、將坍落度筒放于不吸水的剛性平板上,漏斗放在坍落度筒上,腳踩踏板,拌合物分三層注入筒內(nèi)、
每層裝填的高度約占筒高的三分之一。每層用搗棒沿螺旋線由邊緣至中心插搗25次,要求層
插搗至底部,其他兩層插搗至下層20--30mm
4、裝填結束后,用鏝刀刮去多余的拌合物,并抹平筒口,清楚底周圍的混凝土。立即提起坍落度筒口,
操作過程在5--10s內(nèi)完成,且防止提筒時對裝填的混凝土產(chǎn)生橫向扭力作用。
5、將坍落度筒放在拌合物一旁,筒頂平放一個朝向拌合物的直尺,用鋼尺量出直尺的底面到試樣頂點
的垂直距離,該距離定義為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值,以mm為單位。結果精確至5mm。以同一次
拌合的混凝土測得的兩次坍落度的平均值作為實驗結果,如果兩次結果相差20mm以上則需做第三
次,而第三次結果與前兩次結果相差20mm以上,則整個試驗重做。
6、通過采用側向敲擊,進一步觀察混凝土坍落體的下沉變化。如混凝土拌合物在敲擊下漸漸下沉,表示
粘聚性較好;如拌合物突然折斷坍,或有石子離析現(xiàn)象,則表示粘聚性較差。
7、另一方面查看拌合物均勻程度和水泥漿含納狀況,判斷混凝土的保水性。如整個試驗過程中有少量水
泥漿從底部析出或從拌合物表面泌出,則表示混凝土拌合物的保水性良好;如果有較多的水泥漿從底部
析出或從拌合物表面泌出,并引起拌合物的集料外露,則說明混凝土保水性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