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濁度水質監測傳感器
云傳物聯自主研發,且具備高水平的水質原位分析傳感器,監測結果準確可靠。濁度是由水中的懸浮顆粒引起的,懸浮顆粒會漫反射入射光,通常采用90度那個方向的散射光做為測試信號,這樣測試出來的單位稱為4:;。散射光與濁度符合多段線性關系,因此傳感器需要多點標定。而且光源強度和溫度變化均會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經多次實驗研究和理論推算,發現散射光與透射光的比值與濁度符合線性關系。本傳感器采用散射光與透射光比值代替單純的散射光測量濁度,傳感器的準確度、可靠性提高,維護更加簡單,抗污性增強
產品型號:AMT-PZ300
AMT-PZ300是一款采用RS485通訊接口和標準Modbus協議,自帶清洗刷的濁度/懸浮物智能電極。使用波長860nm的紅外LED作光源,不受水樣色度影響,采用90°(懸浮物45°)散射方法,符合ISO 7027標準和USEPA 180.1美國環保標準。隨機附送數據分析軟件,具有校準、記錄、分析、診斷等功能。
該電極自身具有自清洗、免維護、抗能力強等優點。廣泛應用于地表水、市政污水、工業廢水、污水處理、自來水廠、過程控制等領域。
技術特點
■ 具有自清洗功能,清除水樣中附著物
■ 數字調制濾波技術,消除環境光影響
■ 氣泡補償算法,降低水樣中氣泡干擾
■ 長壽命紅外LED光源,長達10年以上
■ PT1000溫度補償,可達±0.1℃
■ 耐腐蝕外殼,防水等級IP68,可長期水下工作
■ RS485通訊接口,標準Modbus協議,便于集成
■ 數據分析軟件,具有校準、記錄、分析、診斷功能
該傳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傳感器內部是一個IR958與PT958封裝的紅外線對管,當光線穿過一定量的水時,光線的透過量取決于該水的污濁程度,水越污濁,透過的光就越少。光接收端把透過的光強度轉換為對應的電流大小,透過的光多,電流大,反之透過的光少,電流小。通過測量接收端電流的大小,就可以計算出水的污濁程度。
河道濁度水質監測傳感器
工作原理
濁度電極是衡量介質中懸浮性顆粒物對光線阻礙程度的指標。懸浮顆粒對入射光會產生不同方向的散射,其中90°散射光受顆粒物尺寸影響較小,常被用做濁度測量。光源發射860nm紅外光,在90°方向檢測散射光強度,變送器根據檢測的散射光強計算濁度。
懸浮物是指懸浮在水中的固體物質,是衡量水污染程度的指標之一,造成水渾濁的主要原因。隨著顆粒物濃度不斷增大,入射光不能照射到所有顆粒物,并且在90°方向的散射光被其它顆粒物遮擋而檢測不到,因此采用45°散射光測量懸浮物。
濁度傳感器是一種專門用于家電產品的低成本傳感器,主要用于洗衣機、洗碗機等產品的水污濁程度的測量。通過測量水的污濁程度來判斷所洗物品潔凈程度,從而確定的冼滌時間。
一、提高思想認識,明確行動工作目標
各地要加強對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重要性的認識,把開展好“五大行動”,作為當前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做好水產品穩產保供的重要任務之一,作為今后一段時期漁業漁政重點工作,加強組織,采取有效措施,層層壓實責任,切實把“五大行動”相關工作抓緊、抓實、抓好,抓出典型經驗,取得明顯進展和顯著成效。通過廣泛開展“五大行動”,大力推廣生態健康養殖模式,穩步推動水產養殖尾水治理,持續促進水產養殖用藥減量,積極探索配合飼料替代幼雜魚,因地制宜試驗推廣水產新品種,示范推廣一批符合水產綠色健康養殖發展要求的技術模式,建立各類示范推廣主體,達到加快轉變水產養殖方式、持續改善養殖生態環境、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全力推進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主要工作目標。
強化責任落實,充分發揮技術和體系優勢,加強與相關科研機構和大專院校等的協同配合,聯合、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生產經營主體,抓好行動實施和各項工作落實,加強工作調度和督促,確保各項行動落地生效;要做好技術服務推廣和模式提煉示范,研究制定技術標準和操作規范,深入開展技術培訓、交流研討、現場觀摩等活動,擴大輻射帶動范圍;要及時總結經驗做法,充分利用各類媒體平臺廣泛宣傳,增強水產養殖從業者的健康養殖意識和消費者認可度,營造良好社會氛圍。要認真做好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