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概述
仿真輻射實驗儀,是按物理原理和真實測量數據,利用純電子信號傳輸通訊技術,高度仿真地呈現核輻射現象的效果。此設備讓學生無需使用真實放射源,就能做到跟真實一樣的核輻射實驗。
儀器特點
不須用真實的放射源,就能進行傳統的核輻射實驗,得出所有核輻射現象的結果。
不會受到任何核輻射的傷害和心理威脅。不需顧慮使用放射源帶來的安全責任,省去處理放射源的行政和技術程序。
本機適用于大中小學各階段教授核輻射物理現象的需要,也能對修讀核技術及放射醫療相關專業的學生作模擬訓練之用,以減少學員在訓練過程中受到的輻射劑量。
仿真探測器有聲響效果,模仿蓋革彌勒計數器的功能。
模擬本底輻射量可按使用當地實際情況而改動。
仿放射源的核輻射特性可按需要定制。
設備有透明大前門,方便觀測。
可采用手動方式,SD記憶卡等方法采集數據。
實驗內容與典型實驗數據
1.本底輻射
模擬檢測本底輻射。如在香港地區,本底輻射是1- 2次每秒。
2. 平方反比定律
輻射強度隨放射源與探測器之間的距離的平方值呈線性衰減。用實測數據,在適當的圖表分析中,演示了核輻射的平方反比特性。
3. 同位素半衰期
放射源的放射強度隨時間呈指數衰減。實測數據在適當的圖表分析中,得出放射源的半衰期為182.4 s。
4. 輻射強度在物質中的指數吸收
輻射強度隨在物質中傳播的距離呈指數衰減,實測數據在適當的圖表分析中,得出線性吸收系數 m= 8.4 cm-1。
5. 核輻射的隨機性
實測數據在圖表演示了計數率隨機起伏所得出的統計分布。
6. 分辨核輻射種類α ,β及γ
配有未標定的仿放射源,學生可按使用不同吸收片材料及其厚度后所得的計數率,和測出的行程等數據,嘗試分辨出仿放射源是放出 α、β粒子或γ射線。
部件列表
描述 | 數量 |
仿真輻射實驗儀主機 | 1 |
仿輻射源樣品,包含仿短半衰期γ-源, 仿長半衰期β-源, 仿長半衰期 γ-源, 未標定仿輻射源 3種 | 1套 |
吸收片樣品, 包含鋁吸收片0.08cm, 鋁吸收片0.15cm, 鋁吸收片0.25cm, 鋁吸收片0.5cm | 1套 |
鑷子 | 1 |
電源線 | 1 |
使用手冊 | 1 |
光盤(含使用手冊及Excel 數據記錄模板)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