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能效標識測評裝置技術標準
綠光新能源:I86I726IgI4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是近年來建筑節能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愈來愈多的建筑工程項目采用了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并逐漸進入規模化推廣階段。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能效測評,即是在規模化推廣應用可再生能源技術之前,采取的一種科學評判該技術建筑應用實效的手段。
根據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的形式,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能效測評包含太陽能能效測評、地源熱泵能效測評兩大類。具體測評內容及方法如下:
太陽能建筑應用包括熱水利用、采暖利用、空調利用等幾類,其中熱水利用是其目前主要的應用方式。近年來,可再生能源能效標識測評裝置已有相關的法規、文件等明確規定12層及以下的居住建筑和有熱水需求的公共建筑,必須安裝太陽能熱水系統。太陽能熱水系統已在各地得到了較大規模的推廣應用為了總結現有經驗,更好的推廣和普及太陽能建筑應用技術,需開展太陽能能效測評工作。
可再生能源能效標識測評裝置指標包括:太陽能保證率、集熱系統效率、貯熱水箱熱損系數、常規熱源耗能量、費效比、靜態成本回收期、年減排量等。
選用的太陽能建筑應用案均采用了集中式供熱方式,在不考慮輔助熱源的情況下,其系統檢查和測評數據共性問題如下:
太陽能保證率均為50%左右,說明太陽能部分可提供系統總用能的1/2。
項目在滿足建筑需求的同時,均實現了可觀的節能減排效益。為社會可持續發展做出了貢獻。
項目的費效比較高,有待加強投入產出的經濟性分析。
保持建筑物內合適的熱濕環境,是空調系統的基本功能,采用地源熱泵系統對建筑物供冷與供熱,亦要達到室內環境的舒適性要求。因此,在對地源熱泵系統各性能指標進行檢測與評價時,要首先對其室內應用效果進行測評。
地源熱泵系統室內應用效果的測試,應在典型的供暖日(供冷日)進行,在建筑物內布置采集測點,對地源熱泵系統在供熱(供冷)時的室內環境數據進行采集,采集的主要數據為室內溫度和室內相對濕度,采集間隔與時間則要求可以反映出地源熱泵系統的實際供熱(供冷)的效果。同時,室外溫濕度的測試與室內溫濕度測試同步進行,以明確測試周期內的氣候狀況。地源熱泵性能檢測具體測試步驟及測試儀器參照相關規范和資料詳情,可以向綠光新能源具體了解。
按照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項測評導則要求,地源熱泵系統設計之前或竣工之后的驗收,以及系統的常年運行都需要進行測試,以滿足用戶的使用要求。由于地源熱泵系統都是原地運行,檢測部門必須搬運設備到現場進行測試。
可再生能源能效標識測評裝置技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