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485總線電纜 RS-485專用通訊電纜線 RS485專用電纜|RS-485專用電纜
標準的2線對RS-485通訊電纜。
產品規格:特性阻抗120歐姆,導體為1線對兩芯,2線對4芯(2x2x24AWG)多股絞合鍍錫銅絲,PE絕緣護套;為適用于復雜的工業噪聲環境,特采用鋁箔/聚酯復合帶100%屏蔽率+鍍錫銅編制網90%屏蔽率共雙重屏蔽,并附有獨立TC接地導體,工業灰色PVC外護套,符合UL AWM 2919文件規范。
9842型通訊電纜,是嚴格按RS-485通訊協議規范設計生產的標準產品,不僅是羅克韋爾(AB)自動化DH-485控制網絡型號,亦是標準的2線對CAN總線電纜。
標準的1線對RS-485通訊電纜
RS-485, RS-485總線,RS-485電纜,485通信線,485通訊電纜,485通信電纜產品規格:特性阻抗120歐姆,導體為1線對2芯(1x2x24AWG)多股絞合鍍錫銅絲,PE絕緣護套;/聚酯復合帶100%屏蔽率 鍍錫銅編制網90%屏蔽率共雙重屏蔽,并附有獨立TC接地導體,工業灰色PVC外護套,符合UL AWM 2919文件規范。RS-485通訊電纜在一般場合采用雙絞線就可以,但在要求比較高的環境下可以采用帶屏蔽層的雙絞電纜。在使用RS485通訊時,對于特定的傳輸線路,主機(召測設備)到儀表的485口間的電纜長度與數據信號傳輸的波特率成反比;這個長度主要受信號的失真以及噪聲的影響所影響。理論上RS485的傳輸距離能達到1200米,但實際應用中傳輸距離要小于1200米,具體長度受周圍的環境影響,如果要求傳輸距離長的話就要加大導體截面,可以擴大到0.5,0.75,1.0,1.5。
RS-485總線電纜 RS-485專用通訊電纜線
下面簡單介紹通信電纜的發展歷程:
1850年,跨過英吉利海峽,連接英國和法國,敷設了單心海底電報電纜。
1858年,敷設了跨越大西洋的電報電纜。
1876年,電話發明出來了。出現了多對雙銅線回路的電纜。
1900年,美國人發明了電纜加感技術。通信電纜向多對數的市內電纜和長距離小對數的長途電纜這兩個方向發展。
1918年,出現了載波電話。
1941年,美國開通480路同軸電纜。后來發展到10000多路。
接著介紹新中國通信電纜的發展歷程:
1949年,我國自行研制出紙絕緣鉛套市內通信電纜。
1957年,生產出37組以下星絞低頻長途對稱電纜和7組以下高頻長途對稱電纜。
1963年,試制出能傳輸120路載波的四組聚苯乙烯繩帶絕緣鉛套電纜。
1974年,研制出8管綜合同軸電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