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概述
供水管網漏損監測系統是破解供水企業發展難題,降低管網漏損率和產銷差率的有效手段。
供水管網漏損監測系統通過對各DMA(獨立計量區域)內的流量和壓力節點實施遠程實時監測,既可及時發現管網供水異常,又可測算出區域的漏損情況、并輔助查找漏點,有效降低管網漏損率和產銷差率。
系統構成
供水管網漏損監測系統示意圖
系統功能
1、建立完備的管網在線監測體系
在線監測重要節點的實時流量、壓力,科學制訂并執行調度方案,使管網流量、水壓平穩運行。
2、異常及時報警,事故迅速處理
及時發現DMA中的流量和壓力變化,識別出發生爆管的可能性。根據預判信息好時間發布管網水量、水壓調度指令和閥門遠程控制要求,并迅速采取排查和檢漏措施。
3、分析區域泄漏水平
應用夜間好小流量原理,自動判斷、分析各DMA是否泄漏以及當前泄漏水平,為制定檢漏方案提供依據
4、核算產銷差率
通過對各區域內流入、流出和實際銷售水量的定期分析,有效統計各分區內的供水量、需水量、漏失量等數據,核算產銷差。
5、建立區域常設供水壓力
結合管網長期運行數據,在確保充分、有效滿足用戶需求的前提下,適當降低并逐步確立常設供水壓力,既可降低當前的泄漏水平,又可減少老化管網的爆管幾率。
6、智能配表分析
對各監測點的水表口徑和實際用水量進行智能分析,綜合判斷當前水表是否匹配,并給出配表的合理建議。
7、積累管網改造依據
通過長期的監測、分析,可掌握各區域的用水規律,為水量分配、管網改造提供基礎數據。
軟件界面
主要設備組成
1. 監測現場(單個測點,以表井內監測、采用太陽能一體式監測設備為例。)
2.監測中心
智慧水務:管網漏損解決方案與應用案例
文章轉自“給水排水”
出自 雷景峰副秘書長在“第二屆中國城市智慧水務高峰論壇”上的發言整理而成
“水十條”對管網漏失提出的控制目標是,2017年達到12%,2020年達到10%。國家為什么提出12%和10%的控制目標呢?根據國內外很多項目案例的實踐證明,10%-12%是一個比較經濟的漏控水平,使得漏控成本加上水流失成本好小。
產銷差和漏損控制概述
征求意見稿《加強城市供水管網漏損控制的意見》,里面明確了城市的供水主管部門和管網營運營企業都是一個主體,而且連續幾年達不到控制目標,甚至可能會整改。
國際水協很早提出了一個水均衡表,表的計算非常復雜,按專業算法是包括自上而下的分析,以及自下而上的兩種算法,而且要進行相互的校核才能夠得出一個相對真實可靠的答案。
IWA國際水協提出了表現漏損的四大措施。包括水表的管理,水的帳目管理,數據傳輸控制,和政府的政策法規執行。四大措施的目標使得盡量把帳面控制到經濟的水平以下,里面包括一部分不可避免的帳面漏損。
在真實漏損控制方面,有一個關鍵的因素是漏水的持續時間,所以所作一些智慧水務的方案,好終的鎖定目標如何能夠好大限度減少漏水的持續時間。
圖片兩個案例,一個是明漏的,一個是暗漏的,暗漏是城市問題的主體。
產銷差往上面冒一點點的時候,就把它控制下來,而不是等到30%才開始抓這個問題。集中查漏,降下來之后,又不管它了,一段時間又會恢復到一個比較高的水平。
如果說用智慧水務的方案來進行產銷差控制,在國外有一種長期的服務合同,有些簽五年、八年甚至簽十幾年的。從圖上看,橫軸是時間,縱軸是產銷差,黃線表示說如果你不去管這件事情的話,產銷差一定是持續上升的,藍線表示用智慧水網的方案和手段,進行控制一年到三年,四年到六年,七年到十年,整個產生的產銷差一個下降。中間的這塊面積就是一個節水收益。如果說到了三年之后可能換屆了之后,或者一些突發情況,項目終止了,所以它漏損率又會像橫線一樣逐年往上增長。
咨詢:產銷差管理咨詢包括哪些內容
1、IWA國際水協策略的漏損控制培訓
2、力測試、流量測量或現場輔助指導
3、管網分區計量總體規劃方案設計
4、平衡計算與KPI績效評估咨詢
5、集成、云端管理和決策支持
6、A 建立技術咨詢
7、DMA的主動漏損控制流程管理咨詢
8、管網漏損管理軟件系統應用指導
9、管網分區計量、DMA和大用戶監控設備、智能水表應用指導
10、制方案設計和選型
11、檢漏儀器與設備應用指導
12、銷差控制財務投資計劃咨詢
案例:紹興水司
整個城市分成5個一級分區,19個二級分區,構件一個從點到線到面的一個水量分析機制,下邊是它的地形圖。
紹興水司有機制做保障,有優秀的檢漏工人,檢漏設備,更主要的是,它有很好的激勵機制,考核到每個人的,深入到團隊,只要是公司的全員,都進入了考核體系,并且考核體系并不是一個很粗放的考核一個產銷差的一個百分比,還考核的年度的漏失水量。也就是說,年度的漏失水量大于多少萬噸,他所獲得獎金是不一樣的。
管網漏水的管理平臺
平臺的設計思想是要把傳統的計時、營業收費、SGADA、大表抄收等等這些系統的數據,通過能夠上到云端,進行大數據的分析和挖掘,然后符合我們決策之后,采用云SAAS服務保證各項一個應用。
平臺以后可以服務于國家水司的應用。整個核心思想,嚴格按照國際水司的水協控漏標準,設計和技術分析計算的,基于技術或者基于地圖進行展示,幫助我們建立相關的KPI考核體系,能夠可持續性降低漏損。
建議和總結
現在并不需要一下投入非常多的費用干這件事情,可以一開始選擇4-5個小區作為備選,要求管線比較清晰,屬性數據比較準確,用戶數量好好大于,一千戶,根據歷史經驗,判定比較嚴重的區域。
我們提供的幾個解決方案,包括咨詢和技術培訓,DMA設備安裝實施,軟件平臺分析和評估,主動的查漏維修建立,水表稽查和改造的建議,和管網改造的建議程。
整個目的是希望幫助我們水司打造出一個PDCA的管理平臺,使得我們團體維修、檢測、定位、線路檢測、電子掃描從計劃到投資到監測、檢測定位和績效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