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水處理簡介
醫療廢水中含有較高的有機物、SS、COD、氨氮、BOD5等污染物,其中水質PH值呈現中性且達到相關排放標準,因此不需要調節PH值。B/C比值可生化性大。還含有大量的細菌、病毒、寄生蟲等對人體有毒有害物質,成分比較復雜。
污水經格柵去除大的懸浮物后進入調節池,在調節池內對水質水量進行調節。調節池內的污水經提升泵進入厭氧池中,在厭氧菌環境下,,并吸收低級脂肪酸等易降解的有機物,出水及好氧池內回流的污水一同進入缺氧池進行反硝化反應,反硝化細菌將通過反硝化作用,轉化成氮氣,達到脫氮目的。出水自流至好氧池中,在好氧池中,好氧菌通過硝化細菌將入流中的氨氮及有機氨氮轉化,同時聚磷菌過量的吸收磷,磷以過剩污泥的形式去除,在此過程大量的有機污染物被去除,氧化池出水經過重力自流進入沉淀池,經過膜的過濾沉淀作用去除大部分污染物,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出水進入消毒池中通過次消毒后細菌和病毒被大幅去除,達標即可排放。
厭氧池、沉淀池的剩余污泥排入污泥池濃縮后經板框壓泥機脫水后,泥餅定期外運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