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名稱:XNH-TY型土壤團聚體結構試驗儀
一、XNH-TY型土壤團聚體結構試驗儀的應用:
XNH-TY型土壤團聚體結構試驗儀設備為農業、及中科院土壤科研方面提供了詳細的土壤試驗參數。土壤團聚體是指土壤中大小、形狀不一、具有不同孔隙度和機械穩定性、水穩定性的結構單位,通常將粒徑>0.25mm的結構單位稱為大團聚體。大團聚體分為非水穩定性和水穩定性兩種,非水穩定性大團聚體組成用干篩法測定,水穩定性大團聚體組成用濕篩法測定。篩分法根據土壤大團聚體在水中的崩解情況識別其水穩定性程度,測定分干篩和濕篩兩個程序進行,**后篩分出各級水穩定性大團聚體,分別稱其質量,再換算為占土樣的質量百分數。
注1:濕篩法不適用于一般有機質含量少的、結構性差的土壤,因這些土壤在水中振蕩后,除了篩內留下一些已被水沖洗干凈的石塊、礫石和砂粒外,其他部分幾乎全部通過篩孔進入水中。
2:粘重的土壤風干后會結成緊實的硬塊,即使用干篩法將其分成不同直徑的粒級,也不能代表它們是非水穩定性大團聚體。
土壤團聚體結構對土壤肥力起著重要作用。良好的團粒結構體一般應具備三方面的性質:具有一定的大小,過大或過小都對形成適當的孔隙比例不利;具有多級孔隙,大孔隙可通氣透水,小孔隙保水保肥;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即水穩性、機械穩性和生物學穩定性。良好的團粒結構性是土壤肥力的基礎,團粒結構與土壤肥力的關系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調節土壤水分與空氣的矛盾;協調土壤養分的消耗和積累的矛盾;穩定土溫,調節土壤熱狀況;改善土壤耕性,有利于作物根系伸展。
二、土壤團聚體結構試驗儀特點:
本公司的土壤團聚體分析儀采用雙CPU控制,數字式顯示,微調控制、直流電機。具有性能穩定,運行平穩,節能環保,壽命長等特點
1、技術參數
篩框直徑:10cm
篩上下次數:(快慢可調)1~40次/分鐘
定時范圍:0~60分鐘
轉 速:1350轉/分鐘
上下行程:40mm
電 壓:AC220V
重 量:約50kg
2、土壤團聚體結構試驗儀可以在不影響土壤結構的情況下分離出標準大小的土壤顆粒。該儀器含有5個標準篩的孔徑(5.0mm、2.0mm、1.0mm、0.5mm、0.25mm)分離篩,通過分離篩在水中的上下震蕩,**后從土壤分離出5種粒徑的團粒。可同時對4個樣品進行分析。(注.5.0mm的篩子根據用戶的需求可調換成0.106mm的篩子)
1)震蕩架,能放四套篩子,上下移動距離為4厘米,上下振蕩速度為每分鐘30次。
2)不銹鋼桶四個,高31.5厘米,直徑18厘米。
3)篩子共配四套,每套包括直徑為10厘米,高4厘米的篩子5個,(5.0mm、2.0mm、1.0mm、0.5mm、0.25mm)、(注.5.0mm的篩子根據用戶的需求可調換成0.106mm的篩子)
3.1 平口沉降筒,1000mL,帶有橡皮塞。
3.2 不銹鋼容器(搪瓷桶或鐵桶),直徑不小于40cm,高不小于45cm。
3.3 套篩,高5cm,直徑20cm,
孔徑分別為10mm、7mm、5mm、3mm、2mm、1mm、0.5mm、0.25mm,共8個,有底和蓋,并附有能裝5個套篩的鐵架子1個。
3.4 團聚體結構試驗儀,可分為手搖或電動,含4套篩子,每套有6個篩子,孔徑分別為5mm、3mm、2mm、1mm、0.5mm、0.25mm,電動團聚體分析儀在水中上下振蕩速度為每分鐘30次。3.5 白鐵盒或鋁制盒,10cm×10cm×10cm。
4 操作步驟
4.1 采樣:通常是采耕層土壤,根據需要也可分層采樣。采樣時要注意土壤的濕度,****在土不沾鏟,接觸不變形時為宜。用白鐵盒或鋁制盒在田間多點(3~5點)采集有代表性的原狀土樣,以保持原來的結構狀態。運輸時要避免震動和翻倒。運回實驗室內,沿土壤的自然結構輕輕地剝開,將原狀土剝成直徑為10mm~12mm的小土塊,同時防止外力的作用而變形,并剔去粗根和小石塊。將土樣攤平,置于透氣通風處,讓其自然風干。
4.2 干篩分析:將風干的土樣混勻,取其中一部分(一般不小于1kg,****至0.01g)。用孔徑分別為10mm、7mm、5mm、3mm、2mm、1mm、0.5mm、0.25mm篩子進行篩分(篩子附有底和蓋)。篩完后,將各級篩子上的團聚體及粒徑<0.25mm的土粒分別稱量(****至0.01g),計算干篩的各級團聚體占土樣總量的百分含量。然后按其百分比,配成2份質量為50g(****至0.01g)的土樣,作濕篩分析使用。
4.3 濕篩分析:在團聚體分析儀上進行濕篩分析,一次可同時分析4個土樣。先將孔徑為5mm、3mm、2mm、1mm、0.5mm、0.25mm套篩用鐵架夾住放入水桶中,再將稱量的土樣小心地放入1000mL平口沉降筒中,用洗瓶沿筒壁徐徐加水,使土樣濕潤逐漸達到飽和(目的是驅除團聚體內的閉塞空氣),濕潤10min。小心沿沉降筒壁加滿水,筒口用橡皮塞塞緊,上、下倒轉沉降筒,反復10次。然后將沉降筒倒置于水中的團聚體分析儀的套篩上面,迅速在水中將塞子打開,輕輕晃動沉降筒,使之既不接觸篩網,也不離開水面。當粒徑>0.25mm的團聚體全部沉到上部的套篩中時,在水中用手堵住筒口,將沉降筒連同筒中的懸浮液一起取出,棄去懸浮液。然后在水中慢慢提起篩子,再下降,升降幅度為3cm~4cm(注意上層的篩子不能露出水面),反復10次后提出套篩,將篩組拆開。留在篩子上的各級團聚體用細水流通過漏斗分別洗入白鐵盒或鋁制盒中,待澄清后倒去上面的清液,使各級團聚體自然風干,稱量(****至0.01g)(或在低溫電熱板上烘干,再在空氣中平衡2h后稱量)。
土壤團聚體結構試驗
土壤團聚體指土粒通過各種自然過程的作用而形成的直徑<10mm的結構單位。
大團聚體:直徑>0.25mm的團聚狀結構單位。
微團聚體:直徑<0.25mm的團聚狀結構單位。
穩定性團聚體:抗外力分散的土壤團聚體。
水穩性團聚體:抗水力分散的土壤團聚體。
非穩定性團聚體:外力易分散的土壤團聚體。
土壤團聚體的形成
土壤團聚體形成的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大體上可分為兩個階段。****階段是礦物質和次生粘土礦物顆粒,通過各種外力或植物根系擠壓相互默結,凝聚成復粒或團聚體。****階段是團聚體或復粒再經過膠結、根毛和菌絲體的固定作用形成團聚體。在自然界中實際上這兩種作用是很難截然分開的,在一定條件下,單粒可直接形成團聚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