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對戰后發展局部自動化起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在問題的過程中形成了經典控制理論﹐設計出各種精密的自動調節裝置﹐開創了系統和控制這一新的科學領域。這一新的學科當時在美國稱為伺服機構理論﹐在蘇聯稱為自動調整理論﹐主要是解決單變量的控制問題。經典控制理論這個名稱是1960年在第一屆全美聯合自動控制會議上提出來的。1945年后由于戰時出版禁令的解除﹐出現了系統闡述經典控制理論的著作。1945年美國數學家維納﹐N.把反饋的概念推廣到一切控制系統。50年代以后﹐經典控制理論有了許多新的發展。。經典控制理論的方法基本上能滿足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軍事技術上的需要和戰后工業發展上的需要。但是到了50年代末就發現把經典控制理論的方法推廣到多變量系統時會得出錯誤的結論。經典控制理論的方法有其局限性。
20世紀40年代中發明的電子數字計算機開創了數字程序控制的新紀元﹐雖然當時還局限于自動計算方面,但ENIAC和EDVAC的制造成功﹐開創了電子數字程序控制的新紀元。電子數字計算機的發明為60~70年代在控制系統中廣泛應用程序控制和邏輯控制以及廣泛應用電子數字計算機直接控制生產過程奠定了基礎。
20世紀50年代末起至今是綜合自動化時期,這一時期空間技術迅速發展,迫切需要解決多變量系統的控制問題。于是誕生了現代控制理論。現代控制理論的形成和發展為綜合自動化奠定了理論基礎。
如并行工程(CE)、敏捷制造(AM)等。數控技術于模塊化、網絡化、多媒體和智能化;CAD/CAM系統面向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自動控制內容發展到對產品質量的在線監測與控制,設備運行狀態的動態監測、診斷和事故處理、生產狀態的監控和設備之間的協調控制與連鎖保護,以及廠級管理決策與控制等;系統網絡普遍以通用計算機網絡為基礎;自動化控制產品正向著成套化、系列化、多品種方向發展;以自動控制技術、數據通信技術、圖象顯示技術為一體的綜合性系統裝置成為國外工業過程控制的主導產品,現場總線成為自動化控制技術發展的第一熱點;可編程控制器(PLC)與工業控制系統(DCS)的實現功能越來越接近,價格也逐步接近,國外自動控制與儀器儀表領域的前沿廠商已推出了類似PCS(Process Control System)的產品。
無論是針對過程工業還是針對生產工業:也不論處于哪個領域,全集成自動化都是實現符合各種具體需要的自動化解決方案的基礎。將我們在其它行業應用中不斷嘗試后獲得的經驗,連同我們成熟的產品線,直接應用于當前的開發工作中,進而為水工業帶來諸多好處。
自動化設備(圖10)
自動化設備(圖10)
全集成自動化可以為在整個工廠內實現統一、高效的自動化奠定基礎。針對污水處理工廠的情況:從泵站到活化池,從頭到尾,直到排水站。
全集成自動化在機器或工廠的整個生命周期(從最初的規劃階段、到安裝和調試、操作和維護,一直到擴展和現代化)內提供了大量的優勢。
在全集成自動化的基礎上,我們可實施針對水工業特殊要度身定制的、具有集成性能的解決方案。VarSuv節能計算器為優化工廠的能源配置做出了重要的貢獻。由于TIA具有面向系統的工程環境以及集成的通訊和診斷選項,因此,工廠在整個生命周期都會從中受益。此外,西門子不斷創新,確保您在工廠改造方面的投資安全性。
BMXART0814 施耐德模塊
BMXART0814 施耐德模塊
化設計促進了低性能定制產品的創造和可擴展性的解決方案。來自西門子的S7 - 200微型PLC可以被當作獨立的微型PLC解決方案或與其他控制器相結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