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塊的工作尺寸,并非指其兩測量面之間的任意距離。由于兩測量面并非絕對平行,因此,量塊的工作尺寸被定義為中心長度,即一測量面的中心至另一測量面相粘合面的垂直距離。這一距離在每塊量塊上均有明確標記,當量塊尺寸達到或超過6mm時,標記位于非工作面上;若尺寸小于6mm,則直接標記在測量面上。
量塊的精度,則依據其工作尺寸的精度以及兩個測量面的平面平行度進行劃分,共分為五個等級:00級、0級、1級、2級和3級。其中,0級量塊的精度最高,常用于省市計量單位對精密儀器的檢定或校準。隨著等級的降低,量塊的精度依次遞減。而3級量塊,雖然精度低,但常被工廠或車間計量站用于檢定或校準車間常用的精密量具。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量塊是精密的尺寸標準,但其制造過程并不容易。為了充分發揮偏差稍大的量塊作為精密長度標準的作用,可以通過對其工作尺寸進行更準確的檢定,并在使用時加入相應的修正值。盡管這會增加使用的復雜性,但它確實為偏差稍大的量塊提供了作為尺寸精密標準的可能。
此外,量塊通常是成套供應的,每套裝成一盒。盒內包含各種不同尺寸的量塊,其尺寸編組遵循一定的規定。常見的成套量塊數量和尺寸組合,如表4-1所示。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成套量塊中可能包含四塊護塊,它們主要用于減少常用量塊的磨損。在使用時,這些護塊可以放置在量塊組的兩端,從而保護其他量塊不受磨損的影響。
每塊量塊都以其的工作尺寸發揮作用。盡管每塊量塊僅有一個工作尺寸,但其兩個測量面制作得精準且光滑,具備粘合特性。當兩塊量塊的測量面輕輕推合時,它們能緊密粘合,宛如一塊整體,有效克服了單個量塊尺寸的局限性。這種粘合性使得我們可以靈活地組合成各種尺寸的量塊組,從而顯著拓寬了量塊的應用范圍。然而,為了減少誤差,我們通常希望量塊組的塊數控制在4~5塊以內。
在組合量塊以形成最小值量塊組時,我們遵循一定的原則來挑選塊規尺寸。具體來說,就是優先選擇能夠消除最小位數誤差的量塊。例如,若要構建一個87.545mm的量塊組,我們可以按照以下步驟來選取量塊尺寸:
首先,我們選定一個能去除最小位數的尺寸量塊,比如1.005mm,這樣剩下的尺寸就變為86.54mm。接著,我們再選取一個合適的尺寸量塊,比如1.04mm,這樣剩余的尺寸就進一步縮小至85.5mm。按照這種方式,我們繼續選取合適的尺寸量塊,直至達到所需的87.545mm量塊組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