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概述
煙氣連續在線監測系統運用抽取冷凝采樣、后散射煙塵濃度測量、皮托管煙氣流速測量及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實現了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的在線連續監測。同時又針對國內煤種較雜、煤質變化大、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煙氣濕度大的狀況從技術上進行了改進。并
工業爐窯煙氣排放在線監測廠家
理裝置,進行液化回收處理。設計中常見問題有,事先對系統投產后風量、壓力等工況條件動態變化考量不足,只根據一個VOCs氣體流量數據進行設計和配置選型,但在系統投入運行后,氣體流量的數據往往大于設計依據的參數,于是出現傳輸管路動態阻力增大,密閉系統內出先壓力反彈,影響到源頭對VOCs的密閉收集、治理系統對VOCs的順暢傳輸,導致治理系統運轉不正常,伴隨發生增加泄漏、轉移排放等問題。
本案例的油氣回收工程包含前端的“油氣收集設施”、中段的“油氣傳輸管路”(包括氣相主管路和支管路)、后端的“油氣回收處理裝置”。《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GB20950規定儲油庫“油氣收集系統在收集油罐車罐內的油氣時對罐內不宜造成超過4.5kPa的壓力,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應超過6kPa。”在前期工程設計中,設計人員取用的工況流量數據,是按照裝車氣體流量60m?/h的工況設計,并依據《油氣回收系統工程技術導則》(QSH0117-2007)規定的“每個汽油裝車鶴管所配置的油氣回收支管道直徑宜比鶴管直徑小一個規格等級”設計氣相管路規格。其油氣傳輸主管路設計規格DN200,直線長度120米長,加上7個彎頭當量長度31米,合計151米;氣相支管路規格DN50,直線長度13米,加上7個彎頭當量長度11米,合計24米。氣相管路總長度達175米。但是,當現場發油流速在105m3/h左右時,氣相管路動態阻力高達14kpa,致使油罐車罐內壓力超過10kpa,密閉鶴管發生彈跳起來,油氣不能傳輸到達油氣回收處理裝置,VOCs治理系統不能正常運行。后來經過整改,將氣相主管路改為DN250、氣相支管路改為DN80規格,縮短支管路長度,系統動態阻力大大下降,按照設計工況發油時,管路系統壓降立即減少到1.4kpa,油氣回收處理裝置的回收效果也*。[1] 類似的問題在華南某油庫也遇到過,經過技術改造之后VOCs治理系統才得以恢復正常運行。[2]
工業爐窯煙氣排放在線監測廠家
施,但尚未制定印發停產、限產企業及停工工地清單,目前提供的清單初稿中,玻璃行業等高架源還是按照一般企業30%的比例減排。內蒙古自治區有的盟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