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產品概述
煙氣連續在線監測系統運用抽取冷凝采樣、后散射煙塵濃度測量、皮托管煙氣流速測量及計算機網絡通訊技術,實現了固定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濃度和排放總量的在線連續監測。同時又針對國內煤種較雜、煤質變化大、污染物排放濃度高、煙氣濕度大的狀況從技術上進行了改進。并
工業材料制造煙氣在線監測系統
引進工業企業800多家,形成以液晶顯示、汽車配件、電子信息、綠色照明為主導的高新產業集群。2009年,汽車配件、電子信息兩大行業產值均超百億元,稅收總額接近10億元。
培育發展都市型產業,通過以城市培育產業,以產業推動城市,實現環境、產業、城市良性循環。目前,廣東都市型產業基地已聚集成勢,吸引30多億元優質資本、200多家科技企業進駐,南海區的土地價格從2006年的每畝300萬元左右,飆升至每畝700萬元左右。
周生賢對南海發展“都市型產業基地”感到高興,3月25日下午,他來到南海區桂城瀚天科技城,了解“都市型產業基地”平臺建設的相關情況。園區負責人介紹說:“科技城改造前是一個舊金屬交易市場。15家企業占了土地面積的90%,不僅工業產值低,而且也是居民環境投訴的焦點。改造后的科技城,僅占土地面積的34%,吸引70多家企業簽約加盟,2009年,入駐企業總產值約為8億元。”
周生賢對南海通過強力治污,產業轉型,環境再造推動環境與經濟、城市協調發展的做法給予充分肯定:“環境保護不是一個簡單的污染防治問題,它本質上是一個發展道路、經濟結構和消費方式問題,把環境保護融入整個經濟發展全局中去考慮,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發展的應有之義,終實現環境保護優化經濟增長。南海的成功實踐,是中國環保新道路的可貴探索。”
環保產業:好與快的平衡
如何把應對金融危機沖擊的過程作為推動環保事業發展的機遇,為更長時期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這是周生賢一直思考的課題。
早在金融危機剛剛開始時,周生賢即在多個場合反復重申對做好應對金融危機條件下環保工作的明確要求,“既要把應對危機作為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的機遇,又要當成推進環境保護事業的機遇,把加強環境保護、振興環保產業當作克服金融危機的重要舉措,把生態環境建設培育成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福建,有這樣一批企業,依靠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環保產業,在市場競爭中贏得凸顯優勢。周生賢對它們的發展高度關注。4月14日~15日,在閩期間,周生賢專程就環保產業發展進行了一次專題調研。
華映光電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單、彩色電腦顯示管、電視顯像管等顯示產品及零部件為主的企業。周生賢詳細了解了企業通過技術改造,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相關情況。作為大的單一顯示映管生產廠,華映也曾在液晶、等離子產品風靡市場時受到沖擊,不斷。2007年,華映光電從技術改造、新產品研發等方面尋求新的突破口,成功轉戰液晶市場,目前企業已擁有包括電腦及電視管、液晶模組、背光模組、真空金屬化鍍膜等一系列光電視訊產品的生產、研發能力,并帶動以它為的配套企業順利轉型,形成新的液晶顯示產業鏈。周生賢對華映光電公司通過不斷地調整結構,發展綠色低碳經濟,逐步走出低谷的做法表示贊賞,并鼓勵企業再接再厲,加大自主創新力度,增強發展的活力與后勁,使企業發展再上新水平。
工業材料制造煙氣在線監測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