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爾S20 實景三維激光掃描儀 可上門演示
賽爾 S20,不是單一的掃描設備,而是三維建模的「場景解決方案」。 它以「一人一機」的輕量化模式,打破了傳統建模對團隊規模與設備復雜度的依賴;以「全場景適用」的技術彈性,讓每個行業都能輕松擁抱數字化建模。無論你是測繪工程師、文物保護者,還是工業設計師,賽爾 S20 都將成為你拓展場景邊界的「超級助手」,讓每一次掃描,都成為開啟三維世界的鑰匙。
前期設計:對待建場地進行掃描,生成 0.05m 分辨率的地形點云,直接導入 AutoCAD 生成等高線圖,相較傳統全站儀作業效率提升 5 倍;
施工監測:實時掃描結構體(如梁柱、幕墻),與 BIM 模型對比,自動檢測 ±2cm 的偏差,避免返工;
竣工驗收:快速獲取建筑外立面三維數據,生成竣工模型,滿足城建檔案電子化歸檔要求。
文化遺產:非接觸式建模,守護歷史細節
在古建筑、壁畫、雕塑等場景中,賽爾 S20 通過 64 萬點 / 秒激光雷達與1 億像素視覺相機,捕捉 0.1mm 級紋理細節,生成帶色彩的三維點云。某唐代石刻數字化項目中,設備精準還原了石刻風化裂紋的走向,為修復方案提供了「毫米級」數據支撐。
對復雜機械零件(如渦輪葉片、模具)進行掃描,生成 STL 格式三維模型,直接用于 CAD 逆向設計,建模周期從「2 周」縮短至「2 天」;
檢測壓力容器表面腐蝕程度時,點云精度達 ±1mm,可量化腐蝕面積與深度,替代傳統人工目視檢測。
在商場、展館、地下管廊等場景中,賽爾 S20 無需 GNSS 信號,僅憑 視覺 SLAM 算法即可實現 0.05m/m 軌跡精度,單人單日可完成 2000㎡ 室內空間掃描,生成的三維模型直接用于消防疏散模擬、智慧樓宇管理。
高效建模鏈路:從數據采集到成果輸出
整機僅重 1.3kg,支持手持、胸托、背負三種模式,搭配 6 小時續航電池,可在山地、樓梯間等復雜地形自由移動。某橋梁檢測項目中,工程師背負設備攀爬至橋底,2 小時內完成了傳統無人機需 5 次起降才能覆蓋的區域掃描。
5 英寸觸控屏實時顯示點云拼接進度與模型輪廓,支持「邊掃描邊標記」:發現數據缺失時,可立即補測,避免內業返工。實測顯示,外業數據一次性完整率從傳統設備的 70% 提升至 95%。
配套 SHARE Map 后處理軟件,支持點云去噪、自動拼接、坐標轉換、紋理映射等功能,并可一鍵生成 OBJ、PLY、LAS 等通用格式模型。在某博物館展廳建模項目中,從數據采集到交付可交互三維模型,全流程僅需 48 小時,較傳統方案縮短 60% 時間。
核心技術:讓建模更精準、更智能
激光雷達與視覺相機通過 微秒級時間同步 技術協同工作,確保點云與影像像素對齊,避免傳統設備因時間差導致的「色彩錯位」問題。生成的彩色點云可直接用于 VR 展示,用戶無需佩戴專業設備即可感受「真實場景復刻」。
內置北斗 GNSS 模塊,室外場景直接輸出帶 CGCS2000 坐標系的點云數據,無需后期地理配準。在智慧城市建模中,模型可直接對接 GIS 系統,實現「空間位置 - 三維形態 - 屬性數據」的一體化管理。
通過 動態場景識別算法,自動過濾行人、車輛等移動物體;在強光、粉塵等惡劣環境中,全局曝光機械快門與905nm 激光波段確保數據穩定性,點云噪點率低于 1%
應用場景:測繪、工程、建筑、文化遺產保護、室內外數據采集、土木工程檢測、橋梁隧道檢測、歷史遺址三維重建、建筑立面測繪、工業設備檢測、考古
賽爾S20 實景三維激光掃描儀 可上門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