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機的工作原理
一、球磨機的組成結構
主要由圓柱形筒體、端蓋、軸承和傳動大齒圈等部件組成。
筒體:其內裝入直徑為25mm—150mm的鋼球或鋼棒,稱為磨礦介質,其裝入量為整個筒體有效容積的25%--50%。
端蓋:筒體兩端有端蓋,利用螺釘與筒體端部法蘭相連接,端蓋的中部有孔,稱為中空軸頸。
軸承:中空軸徑支承在軸承上,筒體可以轉動。
大齒輪圈:在筒體上固定。
二、磨礦過程介紹
磨礦作業是在簡體內進行的,筒體的磨介隨著筒體的旋轉而被帶到一定的高度后,介質由于自重而下落,裝在筒體內的礦石就受到介質猛烈的沖擊力;另一方面由于磨介在筒體內沿筒體軸心的公轉與自轉,在磨介之間及其與筒體接觸區又產生對礦石的擠壓和磨剝力,從而將礦石磨碎。
鋼球(磨礦介質)當筒體旋轉時即被帶起并升到一定高度,由于鋼球本身的重力作用,zui后沿一定的軌道下落。在區域內的鋼球受到兩種力的作用:一為旋轉時自切線方向施于鋼球的作用力;一為與鋼球直徑相對稱一面而與上述作用力相反的力,這個作用力的產生是由于鋼球本身自重而向下滑動所引起的。上述兩種作用力,對于鋼球會構成一對力偶,由于鋼球是被擠壓在筒體與相鄰鋼球的中間,所以力偶會使鋼球之間存在大小不等的摩擦力,鋼球隨筒體軸心作公轉運動時在區域內自上落下拋落,就在區域里對筒體內的礦石產生強大的沖擊作用,將礦石破碎。可以說,在磨機筒體內礦石主要是受磨剝力、沖擊力及擠壓力的作用而被磨碎的。
三、的分型
溢流型:隨著筒體的旋轉和磨介的運動,礦石等物料破碎后逐漸向右方擴散,zui后從右方的中空軸頸溢流而出,因而得名。
格子型:此類機器在排料端安設有格子板,由若干塊扇形孔板組成,其上的箅孔寬度為 7mm—20mm,礦石通過箅孔進入格子板與端蓋之間的空間內,然后由舉板將物料向上提升,物料延著舉板滑落,再經過錐形塊而向右至中空軸頸排出機外。
風力排料:物料從給料口進入,磨介對物料進行沖擊與研磨后,物料從磨機的進口逐漸向出口移動,出口端與風管連接,在系統中串聯著分離器、選粉機、除塵器及風機的進口,當風力排料開始運作時,機體內相對的處于低負壓,破碎后被磨細的物料隨著風力從出料口進入管道系統,由選粉機將較粗的顆粒分離后重新送入進口,已經磨碎的物料則由分離器分離回收。
主要技術參數
產品規格(m) 磨機形式 傳動形式 減速機 電機功率(kw) 生產能力(t/h) 重量(t)
型號 速比
φ1.83×7 開流 邊緣 ZD60 4.5 245 6.5-8 36
φ2.2×7.5 圈流 邊緣 ZD70 5 380 8-10 56
φ2.2×11 開流 中心 D110 35.5 630 12-13 104.6
φ2.2×13 開流 中心 D110 35.5 630 16-18 114
φ2.4×13 開流 中心 D110 35.5 800 20-23 171.5
φ2.6×13 開流 中心 MFY100 19.5 1000 28-32 149.7
φ3×9 圈流 邊緣 D125 41.2 1000 28-36.5 136.4
φ3×11 圈流 中心 D140 42.8 1250 36-47 180
φ3.2×13 開流 中心 D140 36.5 1600 45-50 198
φ3.8×13 開流 中心 MFY250 16.5 2500 60-62 204
φ4.2×13 開流 中心 JQS3550 15.6 3530 85-87 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