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幾種流量測量方法都要在管道中設置一定的檢測元件,總要造成一定的壓力損失,而且容易堵塞或卡住。電磁流量計采用了*不同的原理,以電磁感應定律為基礎,在管道兩側安放磁鐵,以流動的液體當作切割磁力線的導體,由產生的感應電動勢測知管道內液體的流速和流量。
電磁流量計的基本原理可表示如圖1-32所示。在一段不導磁的測量管兩側裝上一對電磁鐵,被測液體由管內流過,管壁上在與磁場垂直的方向上,有一對與液體接觸的電極。根據電磁感應定律,若管道內磁感應強度為B(T),管內流體的流速為v(cm/s),切割磁力線的導體的長度就是兩個電極間的距離,也就是管道內徑D(cm),則感應電動勢e=BDv×10-8
圖片1
實際的電磁流量計中,流量電動勢只有兒毫伏到幾十毫伏。為避免電極在直流電流作用下發生極化作用,同時也為了避免接觸電動勢等直流干擾,管道外的磁鐵都使用交流激磁。這樣磁場是工頻交變磁場,獲得的流量電動勢也是交變的,可用專門的交流放大器放大。當然使用交流激磁也會帶來新的問題,即交流磁場會直接在電極回路中產生感應干擾電動勢。由于這種感應干擾電動勢的相位與交變磁感應強度B的相位相差90°,而流量電動勢卻是與B同相位的,可從相位上予以區別而抑制之。
在使用交流電激磁時,測量管應使用高電阻率的非導磁材料,如玻璃鋼或不銹鋼等制成,以減少管壁上的渦流。在使用不銹鋼作測量管時,除電極需與管壁絕緣外,為避免流體中的電動勢被管壁短路,影響測量電極輸出電動勢的幅度,需要在整根測量管的內壁涂以絕緣層或襯墊絕緣套管。
電磁流量計的優點是管道中不設任何節流元件,因此可以測各種黏度的液體,特別宜于測量含各種纖維及固體污物的液體。此外,對腐蝕性液體也很適用,因為測量管中除一對由不銹鋼或金、鉑等耐腐蝕材料制成的電極與流體直接接觸外,沒有其他零件和流體接觸,工作非常可靠。電磁流量計的測量梢度為0.5%—1%,刻度線性,測量范圍寬量程比可達1:30,反應速度快,且可測水平或垂直管道中來回兩個方向的流量。
從電磁流量計的工作原理看出,它只能測導電液體的流量,被測液體的電導率至少為1—10μΩ/cm咱來水的電導率約為100μΩ/cm),不能測量油類及氣體的流量。此外被測液體中不能含大量氣泡,由于氣泡是不導電的,它的存在將使輸出電動勢發生強烈波動,影響準確測量。
在安裝電磁流量計時,要注意遠離電力電源,避免大電流通過測量管內的流體,以減小測量干擾。在使用中也要注意維護,使用日久,若電極處污垢沉積過多,不論這些污物是絕緣的還是導電的,都會影響測量精度,必須適時清理電極及測量管的內表面。
本文來自:智能電磁流量計
V錐流量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