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操作說明
WSZ一體化設備基礎安裝、使用、維護
1、 基礎:WSZ設備如放置在地坪以上,只需準備一塊與設備外形相同的混凝土地坪作為基礎。基礎承壓必須大于4T/M2,也同時要求水平、平整。
如WSZ設備埋設在地坪以下,基礎標高必須小于或等于設備標高并保證下雨不積水,基礎一般是素混凝土(是否配筋視當地地質情況而定)。為提防設備上浮,基礎應預埋抗浮環。(詳見設備安裝圖)
2、 安裝:根據安裝圖就位,各箱體依次就位,箱體的位置、方向不能放錯,互相間距必須準確,并聯接好管道。設備就位后,應用繃帶把設備和基礎上的抗浮環聯接,以防設備上浮。
3、 在設備中注入污水,檢查各管道有無滲漏,若無則在基礎內注入清水至30厘米-50厘米,即在箱體四周覆土,直至設備檢查孔,并平整地面。把電控柜控制線與水泵接通,電控柜與電源接通,接線時注意風機、電機的轉向,必須與風機所指方向相同。
4、 調試:污水泵按額定流通量把污水抽入設備內,啟動風機進行曝氣,每天觀察接觸池內填料情況,如填料上長出橙黃或黑色的一層膜,這一過程一般要7-15天。如是工業有機廢水,先用生活污水培養好生物膜后,再逐漸引入工業污水進行生物膜訓化。
5、 設備維護保養:WSZ設備必須建立一套定期保養制度。主要易損部件是風機與水泵,風機轉向不能搞反。一旦污水進入風機,必須清理,更換機油后方能使用。風機啟動前必須注意空氣閘門是否打開。風機每運行10000小時必須保養一次。水泵每運行5000-8000小時必須保養一次。
濰坊市金海源環保專業生產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工藝*,自動運行,操作簡單,好維護,好管理!下面是具體的操作說明:
遼寧地埋式一體化污水處理設備操作說明及安全注意事項
1.1.接觸氧化池
接觸氧化池主要是在有氧的情況下,廢水中的有機物通過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還原過程,把復雜的大分子有機物氧化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從而達到凈化廢水的目的。
a.根據具體情況調整曝氣量,通過控制各閥門,調整進氣量。
b. 接觸氧化池應通過調整污泥負荷、污泥泥齡或污泥濃度等方式進行工藝控制。
c. 接觸氧化池出口處的溶解氧宜為2mg/L。
d.應經常觀察活性污泥生物相、上清液透明度、污泥顏色、狀態、氣味等,并定時測試和計算反映污泥特性的有關項目。
e.因水溫、水質或接觸氧化池運行方式的變化而在沉淀池引起的污泥膨脹、污泥上浮等不正常現象,應分析原因,并針對具體情況,調整系統運行工況,采取適當措施恢復正常。
f.當接觸氧化池水溫低時,應采取適當延長曝氣時間、提高污泥濃度、增加泥齡或其它方法,保證污水的處理效果。接觸氧化池水溫不能高于38℃,過高時,應在采取降溫措施后,方可繼續進水!
g. 接觸氧化池產生泡沫和浮渣時,應根據泡沫顏色分析原因,采取相應措施恢復正常。視情況開啟消泡水泵,撒淋消泡劑。
h.根據污泥情況向生化池內加營養劑,一般按BOD5:N:P=100:5:1比例投加營養源。N源為尿素,P源為磷酸鈉或*。
1.2 沉淀池【豎流和斜板兩種】
a.定時巡視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如出水濁度、泥面高度、沉淀的懸浮物狀態、水面浮泥或浮渣情況等,檢查各管道附件、排泥刮渣裝置是否正常,各堰出流是否均勻,堰口是否嚴重堵塞,清理出水堰及出水槽內截留雜物及漂浮物。
b.根據污泥產量及貯泥時間及時排出污泥,一般存泥時間為2~4小時。利用閥門控制回流污泥量,剩余污泥打入污泥濃縮池,控制好回流污泥與凈排污泥的比例。沉淀池污泥排放量可根據污泥沉降比、混合液污泥濃度及二次沉淀池泥面高度確定。
c.觀察沉淀池出水水質,不允許沉淀池有污泥漂浮現象。
d.沉淀池上清液的厚度一般為0.5~0.7米左右。
1.3.注意事項
a.嚴禁在設備處于帶電運行的情況下進行維修工作。
b.運行時不得關閉潛污泵,正常維修除外。
c.在沒有足夠的保護設施下,不得進行維修處理設備。
d.不得向池中和管廊中丟棄垃圾和廢棄物。
e.非特殊工作,不得開啟維修口,以免發生危險。
f.在需下池檢修時,必須有保護人員在旁,不得單獨進行工作。
g.注意保護各類處理設備,不得在設備上擺放物品及攀爬。
h.注意保護各類測量儀表,防止磕碰。
i.需使用梯子進行操作時,需將梯子固定好,且必須由其他工作人員陪同,不得單人操作。
2.潛污泵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a.開泵前的準備與檢查 開泵前應仔細對下列各項進行檢查(尤其是新安裝或大修后的水泵):電動機轉向、聯軸器的同心度和間隙、各部件螺栓是否緊固、用手轉動聯軸器是否靈活等。
b.開泵和停泵 開泵:開泵后出水,如無異常聲音、無振動等現象,就可正常運轉。如聲音異常或振動,應立即停泵檢查。 停泵:直接關閉電源即可。
c.運行中的注意事項
檢查各個儀表工作情況是否正常穩定,特別注意電流是否超過電機的額定電流,電流過大或過小都應立即停泵檢查;流量是否正常;注意機組的溫度、振動和噪聲等;注意管道是否漏水以及水池的水位等。 d.泵的保養
做好泵房、機組表面的清潔工作,同時檢查各部位的螺栓是否緊固;定期檢查水箱、葉輪,清除泵內垃圾;軸承潤滑油、潤滑脂要定期更換,通常潤滑油800小時換一次,潤滑脂2000小時換一次;水泵的常見故障及排除方法見水泵的時使用
3.風機安全操作規程及注意事項
a.根據接觸氧化池氧的需要,應調節鼓風機的風量。風機及水、油冷卻系統發生突然斷電等不正常現象時,應立即采取措施,確保風機不發生故障。風機在運行中,操作人員應注意觀察風機及電機的風壓、油溫、油壓、風量、電流電壓等,并及時記錄。遇到異常情況不能排除時,應立即停機。應經常檢查冷卻、潤滑系統是否通暢,溫度、壓力、流量是否滿足要求。
b.開車前的準備與檢查 電壓的波動值在380V±10%的范圍,三相電源不能缺相;儀表和電器設備應處于良好狀態,需接地的電器設備接地應可靠;風機與管道連接、機座螺栓等均應緊固;齒輪箱內潤滑油應按規定牌號并加到油標線;啟動前用手轉動皮帶輪2~3圈,看是否有異常現象;風機的出口閥停機狀態應關閉,放空閥處于全開狀態。 c.開機運行
打開放空閥和空氣出口閥;啟動電源,30秒后如無異常現象(如金屬摩擦聲、電流過大等),漸漸關閉放空閥,使其正常運行;正常運行時,決不能關閉出口閥,以免造成爆裂事故;如果同時開啟數臺風機,則應先開一臺,待空載運轉正常后再開另一臺。空載運行正常后(30秒)再關閉放空閥。
d.停機操作
在停機前做好記錄,記下電壓、電流、風壓、溫度、運行時間等數據;逐步打開放空閥;按停機鈕;關閉空氣出口閥。
e.對風機的巡視
風機正常運行后一小時巡視一次,每隔2~3小時進行一次抄表記錄(電壓、電流、風壓、溫度等)。在巡視過程中,注意風機的聲音是否正常,運行時不應有摩擦撞擊聲,如有異常,應立即停機檢查。
f.風機的保養
做好例行保養工作,風機房應保持清潔,通風良好,機組表面無積塵和油垢;定期(每月)檢查風機各連接螺栓的緊固程度;初次運行或大修后,風機在運行48小時后應將油箱內的潤滑油全部換掉,一般連續工作500小時以上時換油;備用風機每周至少開機一小時,通常風機運轉10小時后應與備用風機切換一次,以延長風機的使用壽命;正常情況下,風機運行500小時檢查一次,2000小時小修一次,3000小時中修一次,15000小時大修一次。
就這些,學會后操作設備就得心應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