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冉紹爾-湯森效應實驗儀 型號;HAD-FD-RTE-A
1912年,德國物理學家卡.冉紹爾(Carl Ramsauer)在研究電子與氣體原子的碰撞中,發現碰撞截面的大小與電子的速度有關。當電子能量較高時,氬原子的截面散射截面隨著電子能量的降低而增大;當電子能量小于十幾個電子伏特后,發現散射截面卻隨著電子的能量的降低而迅速減小。1922年,英國卡文迪許實驗室的J.S.湯森(J.S.Townsend)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在經典理論中。散射截面與電子的運動速度無關,而冉紹爾與湯森的實驗結果表明它們是相關的。這只能用量子力學才能作出滿意的解釋。
冉紹爾-湯森效應實驗儀操作方便,結構合理,實驗數據穩定,既可以通過交流測量、示波器觀察 IP -VA 和IS -VA 曲線,也可以精確測量散射幾率與電子速度的關系,通過改實驗儀器可以完成以下內容:
1.了解電子碰撞管的設計原則,掌握電子與原子的碰撞規則和測量的原子散射截面的方法。
2.測量低能電子與氣體原子的散射幾率與電子速度的關系。
3.計算氣體原子的有效彈性散射截面;測定散射幾率或散射截面小時的電子能量。
4.驗證冉紹爾 -湯森效應,并用量子力學理論加以解釋。
實驗儀主要由電源組、微電流計以及電子碰撞管組成,主要技術參數如下:
1.電源組 燈絲電源 0-5V(連續可調)
加速電源 0-15V(連續可調)
補償電源 0-5V(連續可調)
2.微電流計 透射電流 2uA 、20uA 、200uA三檔 三位半顯示
散射電流 20uA 、200uA、 2mA 、20mA四檔 三位半顯示
2.微機型弗蘭克-赫茲實驗儀 型號;HAD-FD-FH-C
本實驗儀是用于重現 1914 年夫蘭克和赫茲進行的低能電子轟擊原子的實驗設備。實驗充分證明原子內部能量是量子化的。學生通過實驗建立原子內部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并能學習夫蘭克和赫茲研究電子和原子碰撞的實驗思想和實驗方法。
本實驗儀為一體式實驗儀,設計緊湊,面板直觀,功能齊全,操作方便。提供給夫蘭克—赫茲管用的各組電源電壓穩定,測量微電流用的放大器有很好的抗*力。實驗儀能夠獲得穩定優良的實驗曲線,實驗儀采用面板開窗后加背光板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清楚觀察到弗蘭克 - 赫茲管的機構。本實驗儀適用于大專院校開設近代物理實驗和普通物理實驗,也可以作為原子能量量子化教學的演示實驗。
應用該儀器可以完成以下實驗:
1 .通過示波器觀察板極電流與加速電壓的關系曲線,了解電子與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換的過程。
2 .通過主機的測量儀表記錄數據,作圖計算氬原子的*激發電位。
3 .采用計算機接口,自動測量氬原子的激發電位,學習自動測量和數據采集技術。
儀器主要技術參數:
1. 測量波峰個數 大于等于 7 個
2. 弗蘭克 - 赫茲管 雙柵柱面型四極式弗蘭克 - 赫茲管,充氬氣,背光板照明,面板開窗,可清楚觀察管結構
3. 燈絲電壓 VF 1.25V-5V ,連續可調 , 三位半液晶表顯示
4. 控制柵電壓 VG1K 0V-6V, 連續可調,三位半液晶表顯示
5. 加速柵電壓 VG2K 0V-90V ,連續可調,三位半液晶表顯示
6. 減速電壓 VG2P 1.25V-15V ,連續可調,三位半液晶表顯示
7. 板極微電流測量 1uA , 0.1uA , 10nA , 1.0nA 四檔,三位半液晶表顯示
8. 微電流測量范圍 0.001nA-1.999uA
3.弗蘭克-赫茲實驗儀 型號;HAD-FD-FH-B
本實驗儀是用于重現 1914 年夫蘭克和赫茲進行的低能電子轟擊原子的實驗設備。實驗充分證明原子內部能量是量子化的。學生通過實驗建立原子內部能量量子化的概念,并能學習夫蘭克和赫茲研究電子和原子碰撞的實驗思想和實驗方法。
本實驗儀為一體式實驗儀,設計緊湊,面板直觀,功能齊全,操作方便。提供給夫蘭克—赫茲管用的各組電源電壓穩定,并且采用琴鍵開關切換調節,測量微電流用的放大器有很好的抗*力。實驗儀能夠獲得穩定優良的實驗曲線,實驗儀采用面板開窗后加背光板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清楚觀察到弗蘭克 - 赫茲管的結構。
本實驗儀適用于大專院校開設近代物理實驗和普通物理實驗,也可以作為原子能量量子化教學的演示實驗。
應用該儀器可以完成以下實驗:
1 .通過示波器觀察板極電流與加速電壓的關系曲線,了解電子與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換的過程。
2 .通過主機的測量儀表記錄數據,作圖計算氬原子的*激發電位。
儀器主要技術參數:
1. 測量波峰個數 大于等于 7 個
2. 弗蘭克 - 赫茲管 雙柵柱面型四極式弗蘭克 - 赫茲管,充氬氣,背光板照明,面板開窗,可清楚觀察管結構
3. 燈絲電壓 VF 1.25V-5V ,連續可調 , 三位半液晶表顯示
4. 控制柵電壓 VG1K 0V-6V, 連續可調,三位半液晶表顯示
5. 加速柵電壓 VG2K 0V-90V ,連續可調,三位半液晶表顯示
6. 減速電壓 VG2P 1.25V-15V ,連續可調,三位半液晶表顯示
7. 板極微電流測量 1uA , 0.1uA , 10nA , 1.0nA 四檔,三位半液晶表顯示
8. 微電流測量范圍 0.001nA-1.999uA
4.夫蘭克-赫茲儀 型號;HAD-FD-FH-I
為了研究原子內部的能量狀態問題, 1914年夫蘭克和赫茲用了簡單而有效的方法,用低速電子去轟擊原子,觀察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和能量傳遞過程,并在這種相互作用下研究原子的行為——觀察受激原子所發出的輻射,從而證明原子內部量子化能級的存在,為玻爾理論提供了直接的而且是獨立的實驗證據。
HAD-FD-FH-I型夫蘭克-赫茲儀是重現1914年夫蘭克和赫茲進行的低能電子轟擊原子的實驗,學生通過該實驗可以了解玻爾的量子理論。該儀器是采用氬氣管的一體式實驗儀,儀器設計緊湊、面板直觀、功能齊全、操作方便,并且實驗方法多樣,除了實測數據進行作圖外,還可以通過示波器或者X-Y記錄儀觀測實驗曲線,另外還可以選配計算機接口和實驗軟件,實現數據的自動測量。
該實驗儀適用于大專院校開設近代物理實驗和普通物理實驗,也可以作為原子能量量子化教學的演示實驗。
應用該儀器可以完成以下實驗:
1.通過示波器觀察實驗曲線,了解電子與原子碰撞和能量交換的過程。
2.通過主機的測量儀表記錄數據,通過作圖計算氬原子的*激發電位。
3.采用計算機接口,自動測量氬原子的激發電位,學習自動測量和數據采集技術。
儀器主要技術參數:
1.波峰個數 大于等于5個
2.電流測量范圍 0.1nA-10uA
3.燈絲電壓 直流1-5V連續可調
4.加速電壓 直流0-90V,連續可調
5.高溫超導轉變溫度測量儀 型號;HAD-FD-RT-II
超導電現象是荷蘭物理學家昂納斯 (K.onnes)于1911年首先發現的。在低溫下它是一種相當廣泛的現象,對它的研究一直吸引著人們的注意,超導電理論和技術在實際應用中得到迅速發展。在強磁場材料的研制成功和發現約瑟夫森效應以后,尤其是隨著釔鋇銅氧(Y-Ba-Tu-O)系列及鉍鉛銻鍶鈣銅氧(Bi-Pb-Sb-Sr-Ca-Cu-O)等系列新型高臨界溫度超導體的發現,在世界范圍內掀起了超導研究的新熱潮。超導材料現已應用在高能物理、電力工程、電子技術、生物磁學、航空航天、醫療診斷等領域。在超導體研究中尤以超導體轉變溫度的提高作為前沿的課題,而超導體轉變溫度的測量則是研究中一項基本又重要的內容。
HAD- FD-RT-II型高溫超導轉變溫度測量儀是一種測量超導體零電阻基本特性的實驗設備,該儀器具有以下特點:
1.采用常規的四引線法,在恒定電流下測量R-T關系,測定轉變溫度。
2.實驗中通過樣品浸入和提離液氮來實現溫度的升降。
3.樣品的電阻-溫度轉變曲線可以用三種方式記錄:連接X-Y記錄儀直接記錄;讀取測量儀主機面板上數字電壓表人工記錄;連接計算機實時記錄。
儀器主要技術參數:
1.測試樣品 釔鋇銅氧超導體
2.樣品電流調節范圍 1.5mA-33mA
3.溫度計工作電流 1.00mA;放大: 40倍;
4.電阻測量分辨率 0.5毫歐;
5.樣品溫度變化范圍 77K-室溫
溫馨提示:以上產品資料和圖片全都是按照順序相對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