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材料的如下特性:
|
|
差示掃描量熱法(dsc)作為一種研究材料在可控程序溫度下的熱效應的經典熱分析方法,在當今各類材料與化學領域的研究開發(fā)、工藝優(yōu)化、質檢質控與失效分析等各種場合早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利用 dsc 方法,我們能夠研究無機材料的相轉變,高分子材料熔融與結晶過程,藥物的多晶型現象,油脂等食品的固/液相比例,等等。
新型差示掃描量熱儀 dsc 204 f1,在儀器的結構設計與靈活性方面又有新的突破。
根據應用領域與實際需要,dsc 204 f1 的用戶能夠從兩種不同類型的傳感器中進行選擇。其中τ型傳感器時間常數僅為 0.6 秒,保證了優(yōu)異的峰分離性能。μ型傳感器則在保證峰分離能力的前提下,擁有超高水平的靈敏度。
智能的可自由選擇的 beflat 基線修正使得測試具有*的重復性,特別適合于比熱的精確測量。
用戶可在三種不同的冷卻方式中進行選擇。使用全新設計的機械冷卻系統(tǒng),能夠覆蓋從 -85℃ 至 600℃ 的測量溫度范圍。當然,如果選用液氮冷卻系統(tǒng)(ln2),則能夠使測量擁有更寬廣的溫度范圍,從 -180℃ 直至 700℃。
集成化的電子流量控制系統(tǒng),確保了在不同的吹掃與保護氣氛下的精確的流量控制。
f1 能夠配用自動進樣系統(tǒng) asc,以用戶自定義的測樣次序對多至 64 個樣品坩堝進行連續(xù)自動測試。對于不穩(wěn)定的或含有揮發(fā)組分的樣品,asc 還提供了一個自動扎孔裝置,可以根據設定在測量開始之前自動對密封的坩堝進行扎孔。每一樣品均可在 proteus 軟件中單獨設定其測量與分析宏命令。
用戶也可利用軟件中提供的宏記錄器,在測量結束后根據預設步驟自動對測量結果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