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型節流式DPF的發展經過漫長的過程,早在20世紀20年代,美國和歐洲即開始進行大規模的節流裝置試驗研究。用得zui普遍的節流裝置--孔板和噴嘴開始標準化。現在標準噴嘴的一種型式ISA l932噴嘴,其幾何形狀就是30年代標準化的,而標準孔板亦曾稱為ISA l932孔板。節流裝置結構形式的標準化有很深遠的意義,因為只有節流裝置結構形式標準化了,才有可能把上眾多研究成果匯集到一起,它促進檢測件的理論和實踐向深度和廣度拓展,這是其他流量計所不及的。1980年ISO(標準化組織)正式通過標準ISO 5167,至此流量測量節流裝置*個標準誕生了。ISO 5167總結了幾十年來上對為數有限的幾種節流裝置(孔板、噴嘴和文丘里管)的理論與試驗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此類檢測件的當代科學與生產的技術水平。但是從ISO 5167正式頒布之日起,它就暴露出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HQLUGB 智能型 渦街流量計
1)ISO 5167試驗數據的陳舊性 ISO 5167中采用的數據大多是30年代的試驗結果,今天無論節流裝置制造技術,流量試驗設備及實驗技術都有巨大的進步,重新進行系統地試驗以獲得更高精確度及更可靠的數據是必要的。進入80年代美國和歐洲都進行大規模的試驗,為修訂ISO 5167打下基礎。
2) ISO 5167中關于直管段長度規定的問題 在ISO投票通過ISO 5167時,美國投了反對票,其主要原因是對直管段長度的規定有不同意見,這個問題應是ISO 5167修訂的主要問題之一。
3) ISO 5167中各項規定的科學性問題 影響節流裝置流出系數的因素特別多,主要有孔徑與管徑的比值β、取壓裝置、雷諾數、節流件安裝偏心度、前后阻流件類型及直管段長度、孔板入口邊緣尖銳度、管壁粗糙度、流體流動湍流度等,眾多因素影響錯綜復雜,有的參數難以直接測量,因此標準中有些規定并非科學地確定,而是為了取得*,不得不人為地確定。流量專家斯賓塞(E.A.Spencer)提出一系列應重新檢討的問題,如孔板平直度、同心度、直角邊緣尖銳度、管道粗糙度、上游流速分布及流動調整器的作用等。
-------------------<咨*****詢*****方*****式>---------------------
安 徽 亨 利 儀 表 電 纜 有 限 公 司
:朱皓()
:
:766496216
: 766496216
--------------------------------------------------------------------
4)關于節流式DPF測量精確度提高的問題 鑒于節流式DPF在流量計中占有重要地位,提高其測量精確度意義重大。歷次學術會議認為必須使流量測量工作者、流體力學與計算機技術工作者緊密合作共同攻關才能解決此問題。 20世紀80年代美國和歐洲開始進行大規模的孔板流量計試驗研究,歐洲為歐共體實驗計劃(EEC Experimental Program),美國為API實驗計劃(API Experimental Program)。試驗的目的是用現代測試設備及試驗數據的統計處理技術進行新一輪的范圍廣泛的試驗研究,為修訂ISO 5167打下技術基礎。1999年ISO發出ISO 5167的修訂稿(ISO/CD 5167-1-4),該文件為委員會草案,它在技術內容與編輯上都有很大改動,是一份全新的標準。本來預定于1999年7月在美國丹佛舉行的ISO/TC30/SC2會議上審查通過為DIS(標準草案),但是會議認為尚有細節問題應再商榷而未能通過。新的ISO 5167標準何時正式頒布尚不得而知。ISO 5167新標準在標準的兩個核心內容皆有實質性變化,一是孔板的流出系數公式,用Reader-Harris/Gallagher計算式(R-G式)代替Stolz計算式,另一為節流裝置上游側直管段長度的規定以及流動調整器的使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