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是*的化工大國,2015年產量占比36%,絕大多數化工制品的產能已經位居世界*。可是,化工50強中卻只有中石化上榜,難免給人以大而不強之感。
對任何產業而言,“大”都是“強”的基礎,先有高產量和高營收,才能有其后的*和高附加值。如今我們已經具備了“大”的條件,可是近年來受生產過剩、環境污染、安全事故頻發等問題的困擾,使我們清醒的認識到,只有經過脫胎換骨式的蛻變,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的條件和動力。
在西方工業化的過程中,生產過剩和經濟危機如影隨形,環境保護和生產安全也經歷了一個痛苦的蛻變過程。我國尚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雖然走出了一條*的經濟發展道路,但政府時刻關注著各個產業的發展方向,及時給予合理的調控,極力避免出現類似西方的大規模經濟危機。事物的發展過程可能有所區別,但發展規律確實形同的。近年來,工業化不可避免的環境污染,逐漸成為反映產業發展狀況的典型問題,也成為產業整體提升的契機和切入點。
**在十九大報告及系列重要講話中多次指出,針對導致發展不可持續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惡化問題,黨中央將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實行zui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倡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強調“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全面加強生態環境整治,積極參與環境治理。
根據各項數據統計,環境問題已經嚴重阻礙了化工行業的健康發展,化工行業“三廢排放監控與治理”被列為各級環境管理機構的重中之重。可是,化工企業和化工園區面對監管,卻苦于“良方難尋”。我國的各類環保企業數量龐大,但真正能全面系統的解決化工企業環保問題的卻極其。在市政類環保工程大干快上的同時,重中之重的化工環保卻僅僅是很多環保企業的“噱頭”而已。究其原因,治理難度大是其根源。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協助企業和園區尋求高性價比的技術和產品,自2014年起,中國化工學會牽頭舉辦了“全國化工行業(園區)污染綜合治理大會暨三廢治理展覽會”。大會采取了業內少見的“會、展,同大模式”,不惜成本,從會議到展覽均由組委會統一組織,從實際問題出發、從主要矛盾出發、從理論到實踐,的為企業和園區講政策、講技術、講案例。至2017年,大會已舉辦了四屆,由于針對性強、*、影響力大,被供需雙方一致譽為“中國化工環保*展”。
2018年,“轉型升級、入園進區”成為化工行業提升和蛻變的主旋律,《環保稅》的正式實施,又成為主旋律中的zui強音!集約化治理、循環經濟、成本倒逼等管理理念迅速推廣,并且要在短期內見成效!“新常態”是一劑良藥,也是一劑猛藥,必將以摧枯拉朽之勢,*改變化工行業的發展模式和思維模式。
“第五屆全國化工行業(園區)污染綜合治理大會暨三廢治理展覽會”定于2018年4月12-14日在南京展覽中心舉辦。這一化工人自己的環保技術交流平臺,將繼續秉承“實效”理念,為企業和園區解讀政策、引薦高性價比的技術與裝備,助力化工行業走綠色發展之路。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