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工業發展給環境造成了嚴重創傷。向著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方向,社會發展與環境友好越來越需要尋求兩者間的平衡,而工業發展造成的污染便愈加不能忽視。工業廢水治理已成為工業污染治工作中迫在眉睫的事。
據GEP Research發布的《及中工業廢水理行業發展報告》,2016年,工業廢水理行業市場規模約為3500億元左右,其中中約為843億元、占比重為24.1%,位居第二。在水環境嚴峻的形勢之下,環保政策重拳出擊,以嚴厲的政策倒逼產業轉型升,展現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整治的決心。
依據“水十條”,2017年底前,工業集聚區應按規定建成污水集中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提前一年完成。據環保部《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理任務推進方案》,*將會同相關部委加大督導力度,對逾期未完成任務的省及以上工業集聚區,按“水十條”規定一律暫停審批和核準其增加水污染物排放的建設項目,并依照有關規定撤銷其園區資格。然而從當前水環境治理看,部分地區水體整治進展偏慢,工業集聚區環境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根據2017年上半年各省(區、市)報送的《水污染治行動計劃》重點任務進展情況來看,按期保質完成2017年重點任務的形勢嚴峻。
工業集聚區是工業發展的重要載體。根據“水十條”,建成污水集中理設施并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是工業集聚區水污染治的底線要求。在工業污染治方面,省及以上工業集聚區1968家,已建成1746家已設置在線監測裝置,完成率達到71.5%。而云南、甘肅、新疆、青海等4個省(區)省及以上工業集聚區關于集中污水理設施建設、在線監測裝置安裝完成率低于50%。
所以從9月開始,環保部將以長江經濟帶為重點,赴遼寧、黑龍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貴州、云南、寧夏等9個省(區),開展為期一個月的項督導工作,以硬措施落實硬任務,不折不扣完成“水十條”明確的2017年重點任務實施情況。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工業的產業化和規模化已成為大趨勢。相應而生的,污水治理也顯得尤為嚴峻。在污水治理的細分域中,工業廢水治理一直是水污染治鏈條中的薄弱環節,需從工業集聚區的設施建設、工業廢水理技術的提升等諸多方面完善提升。
“水十條”強調新建、升工業集聚區應同步規劃、建設污水集中理設施。隨著工業廢水排放標準的提高,工業廢水理的需求將呈不斷增長趨勢,工業廢水理行業將迎來新一輪快速發展的有利時期。由此看來,環保部此次重拳出擊,倒逼產業轉型升,為工業廢水治理打開巨大的市場空間。據前瞻網統計,預計2017-2020年中工業廢水理行業市場容量將達到3800億元。
水理域作為近年來我環境整治的重頭戲,一直站在行業風口,在廣闊巨大的市場前景之下,也面臨著諸多問題。許多工業廢水成分復雜,性質多變,仍有一些技術問題沒有完*,而工業廢水市場亦可迎來新的發展契機。從這一角度出發,研發、低耗的難理廢水技術和裝備已成為工業廢水理發展的重點和方向。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