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泥一般系指江河湖庫的沉積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組成部分。氮、磷能通過顆粒物吸 附、沉淀、水生生物死亡沉積等方式蓄存在底泥中;在適當條件下,運用疏浚輸泥抽沙管道把氮和磷能從底泥中釋放 出來,為水生生物的生長提供必要的營養元素,進而加劇水體的富營養化。 內河底泥中的污染成分較復雜,主要污染物為重金屬和有機污染物等。疏浚輸泥抽沙管道可排除底泥中的硫和氮 含量比例較高,這也是內河黑臭的主要原因之一。
當內河污染較嚴重時,相對而言,底泥和河水 之間存在著一種吸收和釋放的動態平衡,污染物釋放影響尚不明顯,一旦河水污染物含量減 少,則底泥中污染物的釋放量有可能增加,造成二次污染。因此深入了解內河底泥中各種污 染物的轉化降解和釋放規律,對有效控制內河水體污染具有重要意義。
許多實驗已經證明,水體底泥中的營養鹽類、有物及性菌種的含量要比其在上 層水體中的含量高出許多,受污染的底泥已在范圍內對人類健康和環境構成了威脅。美 EPA 在 1998 年的調查報告中指出,美已發生的 2100 起魚類消費問題,經多次證實污染 來自底泥;在我,也已發現并證實了水體底泥具有生物性,如樂安江的沽口-香屯河段 及深圳大沙河的沉積物。此外,水體富營養化的解決關鍵也與底泥密切相關。因此,污染底 泥的治理已刻不容緩,勢在必行。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