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儲能領域,鈉離子電池因成本優勢成為鋰電的重要補充,但低溫環境下的容量衰減問題一直是產業化瓶頸。廣皓天儀器與某頭部儲能企業的深度合作,通過定制化冷熱沖擊試驗箱構建溫度測試體系,成功突破這一技術卡點,為鈉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優化提供了關鍵解決方案。

此次合作的核心在于針對性開發的梯度溫度沖擊測試方案。廣皓天為合作企業量身打造的兩箱式冷熱沖擊箱,具備 - 70℃至 150℃的寬溫域覆蓋能力,其提籃轉換結構支持 3 秒內完成 - 40℃與 25℃的極速切換,沖擊速率達到 20℃/ 秒,精準模擬北方冬季晝夜溫差劇變場景。設備搭載的多通道數據采集模塊,可同步記錄電池在沖擊過程中的電壓波動、內阻變化及表面溫度分布,為衰減機理分析提供量化依據。 合作過程中,雙方聚焦鈉離子電池的低溫失效關鍵節點展開系統測試。通過在 - 40℃至 50℃區間進行 500 次循環沖擊,發現傳統電解液在 - 20℃以下會出現離子傳導率驟降(降幅達 60%),導致電池容量衰減速率比常溫下快 3 倍。利用冷熱沖擊箱的快速溫變能力,團隊對 20 余種電解質配方進行對比測試,最終篩選出新型復合電解液體系,使電池在 - 30℃環境下的容量保持率從 58% 提升至 82%。 針對電極材料的低溫適應性,測試團隊借助設備的精準控溫能力(溫度波動≤±0.5℃),發現普魯士藍類似物正極在反復冷熱沖擊下,會因晶格膨脹系數差異產生微裂紋。通過優化球磨工藝參數,將電極材料的粒徑分布控制在 1-3μm 范圍,配合碳包覆改性,使電極循環穩定性提升 40%,在 - 40℃/60℃沖擊循環后的容量衰減率降至 12% 以內。


該合作模式的創新價值在于測試與研發的深度耦合。廣皓天工程師全程參與試驗方案設計,根據儲能企業的電芯特性,開發出 “階梯式溫度沖擊 + 恒定低溫駐留” 復合程序,既模擬溫差,又復現長期低溫服役狀態。設備的遠程監控功能支持研發團隊實時追蹤數據,使單次測試周期從傳統方法的 72 小時縮短至 48 小時,研發效率提升 33%。
此次合作不僅推動鈉離子電池的低溫性能實現突破,更驗證了冷熱沖擊試驗箱在新能源材料研發中的核心工具價值。廣皓天儀器與合作企業共同發表的 3 篇技術論文,為行業提供了可復用的低溫衰減測試,展現了 “設備研發 + 材料創新” 協同模式在攻克技術難題中的優勢,為儲能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