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針對深海探測、油氣開采等領域特種材料的環境測試需求,一款可適配超高壓環境的 U 型錯動彎折試驗機完成技術驗收。該設備能在 0-100MPa 高壓環境下實現材料 “彎折 + 錯動” 復合力學性能測試,特種材料在超高壓動態力學評估領域的設備空白,為深海電纜、高壓密封件等關鍵部件的可靠性驗證提供了核心工具。

設備的超高壓適配能力源于三項關鍵技術創新。采用整體鍛造的鈦合金承壓艙體,壁厚達 150mm,經爆破試驗驗證可耐受 150MPa 極限壓力,艙體內部空間可容納 300mm×200mm 規格的試樣,滿足多數特種材料測試需求。創新設計磁流體密封傳動系統,解決了高壓環境下的動力傳輸難題,使彎折角度(0-180°)和錯動位移(0-50mm)的控制精度保持在 ±0.01mm,較傳統高壓測試設備的精度提升 40%。搭載光纖光柵傳感陣列,可在高壓環境下同步采集材料應變數據,采樣頻率達 1kHz,避免了電信號傳輸在高壓下的干擾問題。
在測試功能上,設備實現了超高壓與復合應力場的精準耦合。通過集成的高壓泵組與壓力控制系統,可模擬 0-100MPa 的壓力環境(精度 ±0.5MPa),并與彎折、錯動動作協同運行,復現深海管道在洋流沖擊下的 “壓力 + 彎折 + 偏移” 復合受力狀態。針對深海用聚酰亞胺電纜護套的測試顯示,設備能精準捕捉材料在 50MPa 壓力、90° 彎折與 10mm 錯動復合作用下的微觀裂紋萌生過程,這一特性是傳統常壓設備無法模擬的。

特種材料測試的核心難點在于環境下的參數穩定性控制。該設備采用多閉環控制算法,將高壓環境下的溫度波動控制在 ±0.3℃,避免溫度變化對材料力學性能的干擾;錯動速率(0.1-5mm/s)和彎折頻率(0.1-10Hz)可獨立調節,滿足不同材料的動態響應測試需求。中國海洋大學深海材料實驗室的測試數據顯示,使用該設備對深海耐壓軟管進行 10 萬次循環測試后,其力學性能衰減曲線與實際深海服役 3 年的樣品吻合度達 91%,遠超傳統測試方法 65% 的吻合度水平。
設備還針對特種材料的多樣化需求進行定制化設計。配備可更換的特種夾具,能適應從 0.1mm 超薄金屬箔到 20mm 厚復合材料的夾持需求;內置的腐蝕液循環系統可模擬深海富硫環境,實現 “高壓 + 腐蝕 + 力學應力” 的多因素耦合測試。某油氣裝備企業利用該設備完成了耐高壓管線鋼的測試,成功發現材料在 80MPa 壓力下的疲勞壽命較常壓環境降低 62% 的關鍵特性,為深海油氣管道的安全設計提供了直接數據支撐。
研發團隊負責人表示,設備已通過國家計量高壓環境性能校準,各項指標達到國際水平。

目前,設備已交付中海油研究總院,用于深海臍帶纜的全生命周期力學性能評估。后續將基于該設備建立特種材料超高壓力學性能數據庫,納入深海鈦合金、高壓密封橡膠等 12 類材料的測試數據,助力制定行業測試標準。
業內專家指出,超高壓適配型 U 型錯動彎折試驗機的問世,打破了國外在環境材料測試裝備領域的技術壟斷,使我國在深海、高壓特種材料研發領域擁有了自主可控的測試評價體系。該設備的應用將加速深海探測、頁巖氣開采等領域的材料技術突破,為我國深海資源開發和裝備制造提供關鍵保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