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生態環境是民生福祉,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近日,“兩山論”的發源地浙江出臺了《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將于2022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條例》共7章71條,重點從污染防治、碳減排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方面,對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作出明確法律規范。值得一提的是,《條例》首次為“兩山”轉化提供法治保障,明確了“兩山”轉化的制度支撐和實現機制,對相應支持措施、補償機制等作出系統規定。并且,《條例》首次提出新建、改建、擴建鋼鐵、火電、化工等建設項目時,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將溫室氣體排放納入環境影響評價范圍。
《條例》主要內容為:一是明確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堅持保護優先、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公眾參與、損害擔責的原則。
二是對污染防治創新措施作了規定。明確“三線一單”制度、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機制、先行驗收制度、環境污染防治協議制度、全省統一的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
三是建立生態環境損害修復和賠償制度。落實損害擔責原則,對賠償義務人、賠償權利人、損害調查和鑒定評估程序、磋商程序、修復和賠償
標準以及簡易程序等作了規定,并授權省政府組織制定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具體辦法。同時要求建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與生態環境公益訴訟制度的銜接協調機制。
四是落實“雙碳”目標,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明確建立健全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推進機制、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激勵約束機制,完善差別價格、階梯價格政策,加強對碳排放配額使用和清繳情況的監督管理。為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生物遺傳資源保護,健全防范應對外來物種入侵制度,建立遺傳資源數據庫和全省生物遺傳資源信息
管理平臺。
五是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我省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發源地,在轉化實踐中作了很多有益探索。為貫徹中央和省委決策部署,以法治手段推進生態富民惠民,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條例專設一章對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作了規定,這是全國首次以地方性法規的形式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基本制度框架。
六是構建全過程監督管理體系。建立健全生態環境問題發現機制、數字化生態環境監督管理系統、企業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生態環境保護考核制度、督察制度和問責制度。同時對各級政府每年向本級人民代表大會或常委會報告生態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作了規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