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根據2021年國家計量技術規范制修訂計劃工作安排,由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所牽頭起草的國家計量技術規范《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用光纖光柵式靜態應變測量系統校準規范》已完成征求意見稿。按照有關規定,現公開征求意見。
進入21世紀,歐美等發達國家在多座大跨徑橋梁上安裝了光纖光柵應變
傳感器進行各種參數的監測,如美國的金門大橋,陽光大道橋,日本的明石海峽大橋、多多羅大橋,法國的諾曼底橋,英國的福斯橋,加拿大的泰勒橋等光纖式應變測量傳感器擁有高采集頻率、實時性好、耐腐蝕、耐高溫、防爆、受外界環境小等優點進而被大量運用于橋梁健康監測工程實際當中。
當前我國已有多座大跨徑橋梁使用了光纖光柵傳感技術,如武漢市的晴川橋、武漢天興洲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武漢陽邏長江公路大橋、武漢白沙洲大橋、 蘇通長江大橋,潤楊長江大橋、江陰大橋、南京二橋、東海大橋、滬蓉西龍潭河 大橋、滬蓉西四渡河大橋、岳陽洞庭湖大橋,香港青馬橋、昂船洲橋等。
國內外相關研究成果均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圍繞光纖光柵應變傳感器的某項數據或者工藝展開研究,并提出了對應的校準或者修正方法。但是,業界目前尚無一種能夠廣泛適用于不同傳感器的普適性參數校準裝置,也缺乏系統化、規范 化的校準規程。對于新型研制的傳感器,光纖光柵應變傳感器靜態的性能測試和試驗分析是其運用于工程實際前的必然步驟,而目前針對應變傳感器的計量測試 方法及技術規范的研究還比較欠缺。我站結合前期試驗測試經驗編寫本校準規范。為保證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用光纖光柵式靜態應變測量系統的量值準確可靠和廣泛應用,有必要制定相應的國家計量測試規范。
本規范依據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1059.1-2010《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進行制定。參考JT/T 1037 公路橋梁結構安全監測系統技術規程;GB 50982 建筑與橋梁結構監測技術規范;GB/T 18459-2001 傳感器主要靜態性能指標計算方法等規程制定。
本規范按照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要求,本規范包括8個章節和4個附錄,主要章節有1.范圍、2.引用文件、3.概述、4.計量特性、5.校準 條件、6.校準項目和方法、7.校準結果、8.復測,以及附錄A原始記錄格式、附錄B測試報告內容、附錄C測量不確定度示例、附錄D光纖光柵式應變測量系統校準裝置。
校準環境條件:
1.環境溫度:-15℃~+35℃(在每項試驗期間,允許的溫度變化不大于 1℃/h;);2.環境濕度:不大于 85%RH;3.校準時工作臺應保持水平,無振動沖擊。
校準設備:
1.光纖光柵式應變測量系統校準裝置。位移范圍應包含 0mm~10mm, 示值重復性不大于 1μm; 2.恒溫槽。溫度范圍應包含 -20℃~60℃,溫度均勻性不大于 0.05℃,溫度波動性不大于 0.05℃/10min;3.溫度計。溫度測量范圍應包含 -20℃~60℃,分度值不大于 0.1℃。
校準記錄:
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用光纖光柵式靜態應變測量系統的校準記錄應信息齊全、內容完整,校準記錄式樣見附錄A。
復校時間間隔:
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用光纖光柵式靜態應變測量系統的復校時間間隔建議為6個月。由于復校時間間隔的長短是由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用光纖光柵式靜態應變測量系統的使用情況、使用者等諸因素所決定的,因此,送校單位可根據實際使用情況自 主決定復校時間間隔。
本規程適用于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用光纖光柵式靜態應變測量系統的校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