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有關規定,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現批準《
計量泵流量參數校準規范》《環境空氣顆粒物采樣器校準規范》《惡臭氣體檢測儀校準規范》《灰熔融性測定儀校準規范》《干法進樣激光粒度分析儀校準規范》五項天津市地方計量技術規范發布實施。實施日期為2023年1月30日。
《計量泵流量參數校準規范》
本規范根據我國計量泵的使用和流量量值溯源現狀進行制定。本規范所用術語,除在本規范中專門定義的外,均采用 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和 JJF 1004—2004《流量計量名詞術語及定義》。
根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第 3.1、3.2 條,本規范將隔膜式計量泵輸出流量及其擴展不確定度、柱塞(活塞)式計量泵輸出流量示值誤差及其擴展不確定度列為計量性能并作為計量校準的主要工作。
根據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在架構上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的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是首次制定。本校準規范適用于計量泵流量參數的校準。
《環境空氣顆粒物采樣器校準規范》
環境空氣顆粒物采樣器主要應用于環境保護、空氣質量監測領域中。此《環境空氣顆粒物采樣器》校準規范根據天津市環境空氣顆粒物采樣器的行業現狀和技術水平,制定了統一的校準方法,適用于環境空氣顆粒物采樣器的流量校準。
此規范中標準器技術指標參考 JJG956-2013《大氣采樣器檢定規程》,HJ93-2013《環境空氣顆粒物(PM10和 PM2.5)采樣器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HJ656-2013《環境空氣顆粒物(PM2.5)手工監測方法(重量法)技術規范》。此規范中的不確定度評定依據 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進行,給出了一個校準示例的評定。
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定義、概述、計量性能要求、校準條件及設備、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的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首次制定。本校準規范適用于采用濾膜稱重法測量顆粒物濃度環境空氣顆粒物采樣器的校準。
《惡臭氣體檢測儀校準規范》
惡臭氣體檢測儀是檢測惡臭氣體污染物的儀器,其采用電化學、光度計、光電等多種傳感原理,結合生物智能電子鼻技術測量各類場合惡臭臭氣濃度值,分別顯示各種惡臭成分指標,采樣方式有擴散式和泵吸式兩種,使用方式分為便攜式和固定式。儀器一般由采樣元件、傳感器氣室、電子電路、顯示器等組成。
JJF 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 1059.1《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支撐本校準規范制定工作的基礎性系列規范。本規范的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主要參照 GB 14554《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T 14675《空氣質量 惡臭的測定 三點比較式臭袋法》的相關內容。
依據JJF 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發布。本規范適用于量程不大于 100μmol/mol 的惡臭氣體檢測儀的校準,惡臭氣體在線監測系統可參照執行。
《灰熔融性測定儀校準規范》
灰熔融性測定儀用于測定煤灰的熔融特性,廣泛應用于電力、煤炭、冶金等行業。其工作原理是在特定的氣體介質中以一定的升溫速率對煤灰灰錐進行加熱,使其逐漸變形、軟化直至熔化,通過實時監控系統,根據灰錐高度和形狀的變化,判斷并記錄煤灰的四個特征熔融溫度:變形溫度、軟化溫度、半球溫度和流動溫度。其主要結構組成包括主機、高溫爐、控制儀和記錄儀等。
JJF 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JJF 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和 JJF 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共同構成支撐本規范制定工作的基礎性系列文件。
本規范的制定參考了 JJG 1140-2017《工業分析儀》、JJF(新)05-2017《煤灰熔融性測定儀校準規范》、GB/T 219-2008《煤灰熔融性的測定方法》、GB/T31427-2015 《煤灰熔融性測定儀技術條件》和 GB/T 37769-2019《煤灰熔融性測定儀性能驗收導則》。
依據JJF 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規范適用于灰熔融性測定儀的校準。
《干法進樣激光粒度分析儀校準規范》
干法進樣激光粒度分析儀工作原理是顆粒樣品以一定濃度分散在適當的氣體介質(空氣/氮氣、氬氣等惰性氣體)中,當光束(通常是激光)通過該介質時遇到顆粒后以各種角度散射,由檢測器測量散射光強度,使用相應的光學模型和數據模型轉化為散射光數據從而得到顆粒樣品的粒徑大小和分布。儀器主要由激光器、樣品池、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及 A/D 轉換裝置、顯示單元組成。
本規范依據 JJF1001-2011《通用計量術語及定義》、JJF1071-2010《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和 JJF1059.1-2012《測量不確定度評定與表示》編寫。在本規范制定過程參考了JJF1211-2008《激光粒度分析儀校準規范 》、GB/T19077-2016/ISO13320:2009《粒度分布 激光衍射法》部分內容。
依據JJF 1071《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編寫規則》,本規范主要內容包括:范圍、引用文件、術語和計量單位、概述、計量特性、校準條件、校準項目和校準方法、校準結果表達、復校時間間隔以及附錄等內容。
本規范為首次制定。本規范適用于測量分散于氣體介質中固體顆粒粒徑大小及分布的基于光散射原理的激光粒度分析儀的校準。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