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中國核工業勘察設計協會立項的團體標準《核電常規島電氣設備在線監測裝置選用導則》已經完成草案編制工作。依照《中國核工業勘察設計協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現面向會員單位和社會廣泛征求意見。
近年來,中國建成投運的核電機組越來越多,核電站的發電量占比不斷提高,形成了以壓水堆核電站為主,多種堆型齊頭并進的良好發展格局。面對蓬勃發展的核電事業,核電站的設計、建設工作需要統一標準,核電人能夠統一思想,統一認識,共同努力,使我國的核電機組按計劃建設投產,安全可靠運行。
據了解目前關于核電常規島電氣二次接線設計的有關規程或導則還有所缺失,有必要制訂《核電常規島電氣設備在線監測裝置選用導則》,以規范和指導核電站常規島電氣設備在線監測裝置設計工作。
本導則依據中國核工業勘察設計協會《關于2019年第一批團體標準立項的通知》(核設協[2019]30號)的要求編制。參考GB/T 2900.1 電工術語 基本術語;GB/T 4208 外殼防護等級(IP代碼);GB/T 50065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設計規范;DL/T5136 火力發電廠、變電站二次接線設計技術規程;GB 50217 電力工程電纜設計標準;DL/T 5044 電力工程
直流電源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 5153 火力發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程;DL/T 5226 發電廠電力網絡計算機監控系統設計技術規程;DL/T 5149 變電站監控系統設計規程;DL/T 1498 變電設備在線監測裝置技術規范;Q/GDW535 變電設備在線監測裝置通用技術規范等規程編制。
本導則適用于壓水堆核電機組、高溫氣冷堆核電機組的常規島及其配套設施的發電機及勵磁系統、變壓器、高壓配電裝置、主要導體、廠用電系統、直流系統及交流不間斷電源等電氣設備在線監測裝置的設計工作,其他類型的核電機組也可參照執行。
總則:
1.在線監測系統的接入不應改變被監測電氣設備的完整性和正常運行,能準確可靠地連續或周期性監測、記錄被監測設備的狀態參數及特征信息,監測數據應能反映設備狀態,并且系統具有自檢、自診斷和數據上傳功能。
2.在線監測系統應具有測量數字化、功能集成化、通信網絡化、狀態可視化等主要技術特征,符合易擴展、易升級、易改造、易維護的工業化應用要求。
3.在線監測系統宜采用統一的通信協議。
4.在線監測系統宜根據設備技術發展和設備水平合理配置,可設置獨立的監測系統或其他的監控系統。
5.在線監測系統應考慮與計算機相聯接的通信接口。
6.在線監測裝置的選用應綜合考慮設備的運行情況、重要程度、維護及投入成本,通過經濟技術比較,選用成熟可靠、具有良好運行業績的產品。
總體要求:
1.在線監測裝置的接入不應改變備監測設備的連接方式,不影響監測設備的密封性能和絕緣性能,不影響現場設備的安全運行。
2.具能和合理的監測靈敏度,監測結果應具有可靠性和重復性,以及合理的準確度。
3.在線監測系統具有良好的人機界面,操作簡單,便于運用。
4.應保證在線監測數據的安全接入(如身份認證、數據加密等),確保信息安全。
5.對預埋設備內部的傳感器,其設計壽命原則上不小于被監測設備的壽命。
功能要求:
1.監測功能
1.1 應具備被監測設備狀態參數的自動采集、信號調理、模數轉換和數據的預處理功能。
1.2 監測參量應就地數字化和緩存,至少可存儲一個月內的在線監測數據。
2.數據記錄功能
2.1 線監測裝置運行后應能正確記錄動態數據,裝置異常等情況下應能夠正確建立事件標識。
2.2 保證記錄數據的安全性,不應因電源中斷、快速或緩慢波動及跌落丟失已記錄的數據;不應因外部訪問而副除動態記錄數據;不提供人工刪除和修改動態記錄數據的功能;按任意一個開關或按鍵,不應丟失或劇除已記錄的信息。
2.3 定期主動送等數據傳輸方式。
3.報警功能
對各種異常狀態發出報警信號,報警功能限值可修改。
4.自檢功能
具備自檢功能,并能根據要求將自檢結果遠傳。
5.高級功能
5.1 采集主要設備(發電機、變壓器、斷路器等)狀態信息,進行狀態可視化展示并發送到上級系統,為實現優化運行和設備運行管理提供基礎數據支撐。
5.2 建立全廠故障信息的邏輯和推理模型,實現對故障告警信息的分類和過濾,對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在線實時分析和推理,自動報告異常并提出故障處理指導意見。
本導則制定的目的為使核電站常規島電氣設備在線監測裝置設計滿足安全可靠、技術先進、經濟合理的要求,是核電站常規島設計應遵循的一般原則。本導則的實施,有助于常規島設計的標準化,同時為智能核電站提供必要的基礎條件。(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