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近年來,世界各國愈發重視應對氣候變化、加快新能源應用,推動經濟社會綠色可持續發展。同時,經濟社會呈現能源消費電力化、電力生產低碳化、生產消費信息化的趨勢,信息流和能量流、瓦特和比特加快融合創新,引發新能源相關領域投資熱潮。
電子信息技術與新能源需求融合的不斷深化,繼蒸汽機和煤炭、內燃機和石油、電子計算機和核能之后,成為新一輪工業革命的重要標識,并催生以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產品、重點終端應用、關鍵信息技術為主要領域的能源電子產業。
能源電子產業是生產能源、服務能源、應用能源的電子信息技術及產品的總稱。它既是實施制造強國和網絡強國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新能源生產、存儲和利用的物質基礎,更是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中堅力量。
為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從供給側入手、在制造端發力、以硬科技為導向、以產業化為目標,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科學技術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家能源局等六部門發布《關于推動能源電子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
《指導意見》分兩個階段提出了主要發展目標。到2025年,產業技術創新取得突破,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產業生態體系基本建立。到2030年,能源電子產業綜合實力持續提升,形成與國內外新能源需求相適應的產業規模。能源電子產業成為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關鍵力量。
立足于時代背景和產業發展趨勢,《指導意見》突出“光儲端信”融合發展、注重方向引領、強化供給能力提升、注重培育環境。
一是突出融合發展。基于電子信息技術和新能源需求融合創新的時代背景,《指導意見》提出推動以“光儲端信”為核心的能源電子全產業鏈協同和融合發展,提升新能源生產、存儲、輸配和終端應用能力。二是注重方向引領。《指導意見》明確了相關技術重點發展方向,促進產業智能、綠色、安全發展,推動新技術新產品重點終端市場應用。三是提升供給能力。《指導意見》提出要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明確到2025年高端產品供給能力大幅提升,并制定了太陽能光伏、新型儲能電池、關鍵信息產品及技術供給能力提升行動。四是注重培育環境。能源電子產業發展既需要抓住全球重大機遇,同時又要防范大干快上、投資過熱,《指導意見》提出要重視培育市場環境,深化國際合作,加強人才培養,也要推動產業規范管理,優化產業生態。
結合產業發展現狀和基礎,《指導意見》提出六大重點任務。
一是從加強供需兩端統籌協調、促進全產業鏈協同發展、健全技術創新支撐體系等方面深入推動能源電子全產業鏈協同和融合發展。
二是從發展先進高效的光伏產品及技術、開發安全經濟的新型儲能產品等方面提升供給能力。
三是從推動先進產品及技術示范、支持重點領域融合發展、加大新興領域應用推廣等方面支持重點終端市場應用。
四是從發展面向新能源的關鍵信息技術、促進智能制造和運維管理等方面推動關鍵信息技術發展和創新應用。
五是從加強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健全產業
標準體系、加強行業規范管理、做好安全風險防范等方面推動產業健康有序發展。
六是從加快國際合作步伐、深化全球產業鏈布局等方面著力提升產業國際化發展水平。
《指導意見》提出三大專項行動,分別側重發揮太陽能光伏作為新能源生產主力軍、新型儲能產品作為新能源系統壓艙石、關鍵信息技術作為新能源前進發動機的作用。
一是太陽能光伏產品及技術供給能力提升行動。
提出晶硅電池、薄膜電池、光伏材料和設備、智能組件及逆變器、系統和運維的具體發展方向。二是新型儲能產品及技術供給能力提升行動。
提出鋰離子電池、鋰電材料及裝備、鈉離子電池、液流電池、氫儲能/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其他新型儲能技術及產品、電池系統集成、檢測評價和回收利用、儲能系統智能預警安防的具體發展方向。三是能源電子關鍵信息技術產品供給能力提升行動。
提出光電子器件、功率半導體器件、敏感元件及傳感類器件、發光二極管、先進計算及系統、數據監測與運行分析系統的具體發展方向,
推動信息技術相關裝備及儀器創新發展。 下載附件查看全文↓↓↓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