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由廣州市南沙區粵港澳標準化與質量發展促進會歸口,相關企業、協會、技術研究機構等單位起草的《無人船信息共享數據接口規范》團體標準已完成征求意見稿,根據《團體標準管理規定》的有關要求,為保證標準的科學性、嚴謹性和適用性,現公開征求意見。
作為水上最典型的無人智能平臺系統,近年來,無人船備受重視,我國的無人船研發也邁入了新階段,其應用漸成趨勢。在水域相關工作中,與傳統人工方法相比,無人船具有機動、靈活、安全性高的特點,可在環境復雜、工況惡劣的水域作業。
水域作業中,數據來源豐富、種類繁多,而數據模式隨著數據量的增長不斷演變,造成了數據融合難度大的問題,而業務需求常常需要靈活動態的數據建模集成,否則存在大量數據,卻難以理解與分析。這就需要進行一種標準化,使得數據傳輸、單元格式等變得規范標準。
為全面規范無人船信息共享數據接口的開發建設與應用,指導無人船信息共享數據接口更好的開展穩定替代工作,形成統一的接口規范,實現數據處理能力多樣化,以更好地讓企業共享和使用服務,依據國家、行業有關標準、規程和規范,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規定了無人船信息共享數據接口的數據接口連接方式、信息傳輸約定和信息單元格式相關技術要求,在無人船信息共享數據接口的設計、開發和應用等方面給與指導和規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參考GB/T 2312 信息交換用漢字編碼字符集基本集規程內容編制。
本文件規定了無人船信息共享數據接口的數據接口連接方式、信息傳輸約定和信息單元格式。本文件適用于無人船信息共享數據接口的接口管理。
數據接口連接方式:
無人船與岸基指控中心通信主要通過超短波數據鏈設備組網通信;而光電圖像、視頻(發送/接收視頻、圖像,及海圖、空圖、陸圖等數字地圖)盡量通過岸基遠程測控鏈路傳輸,即通過外接
路由器的無人船系統遠程測控臺進行視頻圖像等數據傳輸。
信息傳輸約定:
1.其他系統/平臺可為各軟件提供NTP服務器(windows網絡對時服務器)網絡對時服務,各軟件可啟用NTP客戶進程,并以每1次/10分鐘的速率進行網絡對時。
2.其他系統/平臺與無人船系統之間采用UDP報文進行數據交換。
3.信息傳輸內容及信息發送時機:無人船在普通巡航工況下,每100 ms定期向其他系統/平臺發送一次無人船平臺參數信息,而不論無人系統狀態是否發生變化。
平臺狀態信息:
平臺狀態信息表示無人平臺/系統(無人艇)的平臺狀態、航程、能量以及發送時間等內容,發送條件包括:a)無人艇正常工作后,周期性(1s)發送;當無人艇狀態發生變化時發送一次(間隔≥1s)。
平臺設施信息:
平臺設施信息表示此無人系統(無人艇)搭載的傳感器狀態等內容,發送條件包括:a)無人平臺正常工作后,周期性(1s)發送;當無人平臺狀態發生變化時發送一次(間隔≥1s)。
水面目標運動參數信息:
水面目標運動參數信息指無人平臺探測到的水面目標的相關參數,如目標編碼、方位、航速、位置信息等。發送條件為雷達產生航跡后,平臺每100 ms實時發送一次。
水面目標身份狀態信息:
水面目標身份狀態信息指無人平臺探測到的水面目標的類型、國籍等信息。發送條件包括:a)無人平臺或無人平臺遠程控制臺確定水面目標身份后實時發送;b)當水面目標身份狀態發生變化時實時發送。
水面目標名稱參數信息:
水面目標參數信息指無人平臺投放探測到的水面目標的基礎特性信息,如名稱、尺度等。本項目中的目標擴展參數主要來源于AIS。發送條件包括:a)無人平臺接收AIS產生航跡后,實時發送;b)無人平臺遠程控制臺確定水面目標名稱后實時發送。
水面目標圖像視頻信息:
水面目標視頻圖像信息指無人平臺自主識別并存儲記錄圖像視頻信息,本文件中的目標信息來源于無人平臺對典型水面目標(浮標、水面船只)自主識別并存儲記錄圖像視頻信息,發送條件為無人平臺成功識別水面目標后實時發送。
更多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