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話題】6月12日,浙江杭州市發改委發布對杭州市人大《推動用戶側光儲一體化及獨立儲能產業建設及應用發展的建議》建議答復。
其中提到,目前杭州市已建成新型儲能項目23個,裝機規模102MW/216MWh。
杭州市杭州市發改委將積極對接省、市
標準化主管部門,積極探索標準制定工作,按照項目應用與標準文件協同發展的方式,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杭州將全市將建立一體化能源管理平臺,通過數智化技術,將分散儲能項目統一接入管理平臺,集成數據采集、實時監測、故障報警和智能調節等功能,統一調度參與電網調峰。杭州市已在探索電動汽車反向充電模式,依托市公交集團進行試點。
杭州市發改委關于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西湖25號建議的答復
您在市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上提出的《推動用戶側光儲一體化及獨立儲能產業建設及應用發展的建議》(西湖25號)收悉。經我委主辦,市經信局、國網杭州供電公司、市建委、市消防救援支隊會辦,現答復如下:
首先非常感謝您的寶貴建議。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杭州市作為典型的能源資源小市和能源消費大市,發展新型儲能產業是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穩定能源供應價格、實現綠色低碳轉型、推動能源產業發展的重要舉措,市委市政府高度關注,相關工作正在持續推進。
一、杭州市儲能產業發展現狀
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是杭州市著力打造的五大產業生態圈之一,而儲能產業是綠色能源產業生態圈中重點推進建設的核心產業鏈。目前,全市儲能規上企業31家,主要涉及抽水蓄能、電化學儲能、熔鹽儲能多條細分賽道。杭州優勢聚焦在電化學儲能電池組、電池管理系統(BMS)、儲能變流器、熔鹽儲能裝備制造等環節。南都電源2022年儲能電池出貨量超4吉瓦時,全球排名第十;萬向一二三是全球最早一批從事儲能電池生產的企業,總投資達680億元的萬向創新聚能城項目加速建設,達產后將具備年產80吉瓦時電池的生產能力;高特電子電池管理系統國內市場占有率30%以上,位居第一,協能科技、科工電子、高泰昊能均是國內儲能BMS行業先行者和領導者;艾羅能源儲能逆變器獲省科技進步一等獎;西子潔能在熔鹽儲能賽道上具有先發優勢。2022年,全市儲能產業實現產值186億元,增長59.8%。
新型儲能項目建設也在持續推進,蕭山發電廠5萬千瓦/10萬千瓦時電網側儲能項目成為全省首個建成投運的新型儲能示范項目,普星藍天、杭州醫藥港、臨平浙北換流站等省級示范項目有序推進,預計年底前建成。目前全市已建成新型儲能項目23個,裝機規模10.2萬千瓦/21.6萬千瓦時。
二、杭州市推動儲能產業發展的主要舉措
一是深入開展調查研究。2022年下半年以來,市發改委對我市新型儲能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認真學習國家、省和全國各地儲能相關政策,實地走訪西子集團、南都電源、德海艾科、恒龍新能源、和達能源、蕭山電廠、格力電器、藍天安全玻璃等儲能企業和項目,組織專題座談會,了解各類儲能技術、應用場景、運營方式、發展前景,向劉捷書記進行了專題匯報。依托儲能行業協會完成了杭州市儲能產業發展現狀及發展方向課題研究,委托國家電力規劃總院開展《碳達峰碳中和背景下杭州市新能源(儲能)發展戰略規劃》研究。
二是研究起草政策文件。市經信局正在制定《關于加快綠色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要“支持通信基站、數據中心、園區、工業企業、停車場站等用戶側儲能多元化應用,加快建設一批技術先進、管理規范、對本地產業發展帶動性強的光(風、氫、水)儲充一體化示范項目”以及“以省級以上園區為重點推進綜合能源服務體系建設,促進能源消費低碳化,將園區、工廠配建新能源項目和開展節能改造作為評價認定零碳園區、綠色低碳工廠的重要依據”。市發改委研究起草了《關于杭州市推進新型儲能項目發展的實施意見》,從完善項目管理、加快項目推進、完善制度支撐等3個方面提出15條具體措施,并廣泛征求各區縣、相關部門和企業意見,目前部分措施還要與相關部門對接,文件內容還在進一步完善。
三是全面推動開發區(園區)新型電力系統建設。2023年以來,為有效提升能源保供和應急調峰能力,全市計劃利用2年時間,以開發區(園區)為重點,通過新型儲能、太陽能光伏、余熱綜合利用、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空調負荷柔性管理等多種方式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的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形成200萬千瓦負荷調峰能力。其中電網側和用戶側新型儲能是儲側保障的核心內容,建設目標分別為60萬和10萬千瓦。從年初開始,16個開發區(園區)對區內企業用電規模、負荷特性、變壓器容量、接入條件等進行了全面摸底。各區縣和開發區(園區)上門服務、集中宣講、典型示范,向企業介紹新型儲能項目在保證用電安全、降低用電成本等方面的優勢。本著企業自愿的原則,采取第三方代建、收益共享、市能源集團兜底等方式,加快推進新型儲能項目建設。目前在建、擬建和意向項目50余個,總規模超過60萬千瓦。預計今年迎峰度夏前顧家家居、萬馬股份、中恒電器等10余個儲能項目將建成投產,可提供10萬千瓦有效調峰能力。
三、相關建議落實措施
(一)關于研究制定暫行地方標準,加快項目安全驗收問題。根據市建委反饋意見,作為建設工程實施的儲能項目,符合《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管理暫行規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令第51號)第十四條規定的特殊建設工程情形的,應依法納入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其中功率500千瓦且容量500千瓦時及以上的儲能項目,可依據《電化學儲能電站設計規范》(GB51048-2014)執行。其他各部門在項目備案、建設、驗收、并網及安全監管等方面的職責,計劃在《關于杭州市推進新型儲能項目發展的實施意見》中進行明確。新型儲能的技術和應用還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國內尚沒有正式發布的標準文件,杭州市發改委將積極對接省、市標準化主管部門,積極探索標準制定工作,按照項目應用與標準文件協同發展的方式,推動新型儲能產業發展。
(二)關于建立光儲項目價格機制,加強成本補償疏導問題。光伏、儲能等項目上網電價和用電電價的定價權限均在省發改委,市級層面無權調整輸配電價、企業容量電費等價格。目前,杭州市大工業用戶最大峰谷電價差超過1元/千瓦時,遠高于0.7元/千瓦時的盈收平衡點,對于存在峰谷用電負荷差和空閑變壓器容量的企業,用戶側儲能項目具有良好的盈利前景,配套相應光伏設施,企業收益更加顯著。通過市場化手段,可以保證用戶側儲項目發展。用戶側儲能項目不接入大電網,無法單獨參與電力現貨市場、輔助服務市場等市場化活動。結合開發區(園區)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全市將建立一體化能源管理平臺,通過數智化技術,將分散儲能項目統一接入管理平臺,集成數據采集、實時監測、故障報警和智能調節等功能,統一調度參與電網調峰。建立秒級響應的大容量虛擬電廠,通過對分布式電源集群劃分、分層調控,共同參與電力現貨市場和輔助服務市場交易,實現分布式資源主動調節和高效管控。
(三)關于強化用戶光儲一體化或單獨儲能項目指導,開發多跨場景應用問題。開發區(園區)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是市政府主要領導關注的重點工作,已納入年底能源綠色低碳發展和保供穩價工程及開發區(園區)建設考核,各區、縣(市)政府和各開發區(園區)都下達了相應工作任務,新型儲能項目穩步推進,每月更新項目情況。目前梳理出用戶側項目共46個,裝機容量22.6萬千瓦。其中已建成項目7個,容量1.28萬千瓦;在建項目8個,容量0.8萬千瓦;擬建項目31個,容量20.54萬千瓦,其中包含光儲一體化、氫電耦合等創新模式。同時,杭州市也在探索電動汽車反向充電模式,已依托市公交集團進行試點,試點成功后,率先在公共交通系統推廣應用。下一步,我們將以項目為牽引,充分發揮企業積極性和各級電力部門專業技術力量,主動上門服務,確保項目建設質量和進度,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推進項目盡快落地。對于設備質量差、服務標準低、安全有隱患項目及時組織整改。會同市場監管部門建立產品負面清單制度,對不合格光儲產品及時進行公示,保障市場正常運行。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