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回A上市僅一個多月后,全球光伏組件龍頭企業阿特斯(688472.SH)就迅速推出一項百億級的重磅投資計劃。
三期規劃 數百億投資加碼全產業鏈
7月16日,阿特斯公告稱,擬在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投資建設光伏新能源全產業鏈項目。其中,一期項目總投資約180億元。
公告顯示,本次項目總體規劃分為三期,其中:
項目一期年產規劃:30GW單晶拉棒+80GW坩堝+10GW單晶切片+10GW太陽能電池+5GW光伏組件+5GW相關配套產品,預計總投資約為180億元;一期單晶拉棒項目2023年7月開工建設,計劃2024年3月達產;一期其他項目2023年9月開工建設,計劃2024年9月達產。
項目二期年產規劃:25GW單晶拉棒+5GW單晶切片+5GW太陽能電池片+5GW光伏組件+5GW相關配套產品。
項目三期年產規劃:25GW單晶拉棒+5GW單晶切片+5GW太陽能電池片+12萬噸工業硅+10萬噸多晶硅。
此外,上述二期項目和三期項目投資額待定,其啟動時間尚待一期項目實施情況和光伏市場需求情況另行協商確定。
這也意味著,后續該項目全面投產后,阿特斯將新增12萬噸工業硅、10萬噸多晶硅、80GW單晶拉棒、80GW坩堝、20GW單晶切片、20GW太陽能電池、10GW光伏組件、10GW相關配套產品等涵蓋光伏全產業鏈的產能,將進一步增強其盈利能力,提升其綜合競爭力。
業績爆發 去年凈利暴增超60倍
資料顯示,阿特斯是全球光伏組件龍頭企業之一,其光伏組件出貨量已連續10多年位居全球前五強。
在業績方面,2022年,該公司實現營收475.36億元,同比增長近七成,創歷史新高;歸母凈利潤21.57億元,同比大幅增長60.7倍;實現業績大爆發。
2023年上半年,該公司預計業績同比大幅增長,當期實現營收241.56億至303.20億元,同比增長22%至53%;預計歸母凈利潤16.88億至20.74億元,同比大幅增長2.7至3.55倍。
在組件出貨量方面,2020-2022年,該公司組件出貨量分別為11.12GW、13.86GW和21.0GW,同期市場占有率分別為8.1%、7.8%和7.9%。
在產能方面,截至2022年底,該公司擁有硅錠產能20.4GW,硅片產能20GW,電池片產能19.8GW,組件產能32.2GW。
另外,該公司預計,到2023年底,其將擁有20.4GW硅錠產能、35GW硅片產能、50GW電池片產能和50GW組件產能;預計今年全年組件出貨量在30GW~35GW。
此外,該公司目前分布在宿遷、揚州、泰國投建了三個生產基地,其中宿遷N型TOPCon一期項目已經于今年4月投產,正處于產能爬坡階段;揚州項目與泰國項目預計今年下半年投產。
歷經波折 回A上市不到40天
作為老牌光伏組件巨頭,阿特斯曾于2006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彼時,光伏終端市場主要在歐美地區,赴海外上市也是國內光伏企業的首選。
而近年來,受國內和國際市場大環境的影響,不少境外上市光伏企業紛紛回A上市,晶澳、天合光能等先后完成私有化退市,回歸登陸國內A股市場;晶科科技也分拆出來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2020年9月,阿特斯宣布通過分拆負責組件業務的子公司回A上市。次年6月,其IPO申請獲受理。
歷經大約兩年的時間后,今年6月9日,阿特斯成功回歸A股,登陸上交所科創板。
據悉,本次IPO上市,該公司原計劃募資約40億元,其中26.5億元用于產能配套及擴充項目(包括拉棒10GW、硅片10GW、電池4GW和組件10GW)、1.5億元用于建設研究院項目以及12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從上市實際情況來看,其股票發行價格為11.10元/股,公開發行股票5.41億股,實際募資額超過60億元。
由此可見,阿特斯的融資能力極強,同時也顯示了資本市場對其未來發展的信心和預期。
截至目前(上周五收盤),該公司總市值超過600億元。
加碼一體化 組件龍頭紛紛擴產
實際上,除阿特斯以外,其他光伏組件龍頭如隆基、晶科、晶科和天合等組件商也紛紛大手筆加碼產能擴產。
今年5月,晶科擬在山西轉型綜合改革示范區規劃建設年產56GW垂直一體化大基地項目(單晶拉棒、硅片、高效電池和組件各56GW),項目總投資約560億元。
6月5日,晶澳擬建設鄂爾多斯高新區年產30GW拉晶、10GW硅片、10GW組件項目,總投資約60億元。
6月20日,隆基擬發行GDR并在瑞交所上市,募資額約199.96億元用于鄂爾多斯、馬來西亞、越南三地的項目擴產建設。
7月11日,天合擬在四川什邡經開區投建年產13GW單晶拉棒及配套項目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約53億元(天合出資約43億元)。
可以看到,在近年來光伏行業高景氣度之下,光伏頭部企業也在紛紛擴產,特別是加碼垂直一體化產能。然而,在光伏龍頭企業大舉擴產之際,產能過剩的隱憂進一步凸顯,未來行業競爭也將更加激烈。(文/Jacky)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