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政策】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溫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全方位、多角度助推全域“無廢城市”建設。發揮計量助力環保基礎性作用,打破綠色發展的“瓶頸”與“枷鎖”,為社會構建優良生態環境提供計量保障。
一是謀劃行動方案,推動居民領域“雙碳”目標落地。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理念,按照“既要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又要實現碳達峰”要求,主動擔當,謀劃市居民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推動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堅持專班專干,由局主要領導指導方案編制工作,明確要求從強化總量和結構、抓牢關鍵變量、細化任務舉措、拿出管用硬招實招。強化統籌協調,多次主動與省局、任務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完善基礎數據,科學合理設置指標,細分任務明晰責任,合力推進“雙碳”目標落地。歷時兩年多,經24稿不斷迭代完善,制定了《溫州市居民生活領域碳達峰行動方案(送審稿)》。
二是加強基礎建設,構建服務“雙碳”科學計量體系。聚焦工業、能源、交通、建筑、農業、居民生活等領域碳達峰碳中和計量需求,圍繞地方產業轉型發展,在清潔能源、碳排放監測等重點用能領域著力構建高能級社會公用計量
標準。已完成包括六氟化硫檢測報警儀校準裝置、液化石油氣(LPG)加氣機、硫化氫
氣體檢測儀檢定裝置等在內的6項雙碳計量計量標準的建設。2023年新增或預新增固定污染源煙氣排放連續監測系統、煙氣采樣器、一氧化碳報警器等計量校準能力,強化“雙碳”計量支撐技術能力提升,充分發揮計量重要支撐保障作用,推動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三是落實能源審查,助推探索節能管理新模式。順應計量技術支撐綠色低碳發展要求,落實重點用能單位能源計量審查工作。立足溫州實際,向包括對紡織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金屬冶煉等傳統產業以及數據中心等新興耗能行業在內的多家重點用能單位,開展能源計量審查。三步走實現對企業量值來源及符合性的流程把控,推動探索節能管理新模式,包括對設備有效維護和校準情況的核實;對活動數據的不同來源(能源臺賬、能源審計報告等)進行交叉驗證;對因計量設備校準延誤導致的總量誤差過大、歷史數據不真實等情況的核實。持續強化能源計量培訓,幫助企業對其內部的能源進行分類、分級、分項梳理。
四是錨定水質監測,打好碧水保衛戰堅實基礎。深入推進生態環境水質監測管控,確保生態水質監測數據準確性。以依規施檢為準則,開展重點排污單位水質在線監測設備溯源。目前,共計對150家單位、619臺件水質在線監測設備開展檢定。以“高工”入企為牽引,解決量傳溯源技術難題。匯集技術骨干并成立專項技術幫扶小組,加強與各級環保部門的溝通協作,建立會商、協調聯動工作機制,幫助建立環境監測設備計量管理臺賬,全鏈條保障監測數據準確有效。
五是深化宣傳引導,厚植綠色低碳發展新理念。廣泛開展綠色低碳主題宣傳,結合世界計量日、節水宣傳周、節能宣傳周等主題宣傳,開展居民生活領域碳減排宣傳活動,鼓勵踐行綠色出行、選購節能節水器具、少用一次性消費品等,發放宣傳資料10000余份。借助公眾號等新媒體,對碳達峰、碳中和有關內容進行宣傳,擴大宣傳覆蓋范圍。推廣“浙江碳普惠”平臺,制定、推出貼近生活的計量校準權益兌換方案,將居民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社區等低碳生活行為積分化,激勵居民養成低碳生活習慣。(計評處、市計量院)
原標題:市局多維度助推全域“無廢城市”建設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