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標準】近日,由機械工業
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起草,TC124(全國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的國家標準計劃《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 數字工廠框架 第1部分:通用要求》征求意見稿已編制完成,現公開征求意見。
數字工廠是以工廠全生命周期的相關數據為基礎,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仿真、評估和優化,并進一步擴展到整個產品生命周期的新型生產組織方式。它主要解決產品設計、產品制造、產品銷售之間的鴻溝,實現產品生命周期中設計、制造、裝配、物流等各個方面的功能,降低從產品設計到產品銷售之間的不確定性,縮短產品設計到生產的轉化時間,提高產品的可靠性。
數字工廠是提升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關鍵技術之一。近年來,隨著國際競爭的不斷加劇和我國制造業勞動力成本的不斷上升,對設備效率、制造成本、產品質量等環節的要求不斷提高,汽車、工程機械、航空航天、造船等行業越來越重視數字工廠的建設。數字工廠可實現最大限度地縮短產品研發設計、采購和生產周期,構建柔性、高效、低成本、高質量的制造運營體系,有效提升企業在個性化定制、協同制造、供應鏈管控、遠程運維服務等方面的競爭力。
通過數字工廠系列標準的制定將國際上最新智能制造關鍵技術引入國內制造企業,建立符合國內工業需求的數字工廠標準體系,減少國內工業產品的開發成本和風險,優化產品設計,優化生產線配置和布局,對于提高國內制造企業的生產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提升我國制造業整體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 XXXXX的第 1 部分。GB/T XXXXX已經發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用要求;
——第2部分:模型元素。
本文件代替GB/Z 32235-2015《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 生產設施表示用參考模型(數字工廠)》,與GB/Z 32235-2015 相比,除結構調整和編輯性改動以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
——修改了安全措施概述(見 2022 版的 11.5.3.1);
——修改了用于可能錯誤的各種選擇措施(見 2022 版的表 1、表 26)
——修改了序列號(見 2022 版的 11.5.4.2);
——修改了 M1 安全循環傳輸屬性編碼(見 2022 版的表 12);
——修改了安全 PDU 元素(見 2022 版的 12.7.1.1);
——修改了安全初始化(見 2022 版的 12.7.2.2.1)。
本文件等同采用IEC 62832-1:2020《工業過程測量、控制和自動化 數字工廠框架 第 1 部分:通用要求》。
本部分規定了數字工廠框架(DF框架)的通用要求。DF框架是用于生產系統建模的模型元素集(DF參考模型)和規則。
DF框架規定了:
——生產系統資產的模型;
——不同生產系統資產之間關系的模型;
——生產系統資產的信息流。
DF框架不包括建筑物結構、輸入資源(如原材料、裝配部件)、消耗品、生產中的工件或最終產品的表示。
本部分適用于任何工業部門(如航空工業、汽車工業、化工、木材工業)的三種生產過程(連續控制、批量控制和離散控制)。(注:由于GB/T 18975(所有部分)描述生產系統的方法不同,本部分不提供基于GB/T 18975(所有部分)的應用場景。)
本部分規定的生產系統的表示方法貫穿于生產系統生命周期的所有階段(例如設計、建造、運行或維護)。支持DF框架的軟件工具的要求和規范不在本部分規定范圍內。
本部分主要內容如下:第一章:范圍;第二章:規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術語、定義、縮略語和約定;第四章:DF 框架概述;第五章:DF 參考模型;第六章:DF 框架的規則。
詳情請見附件。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