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產業報道】近日,商務部等8單位決定開展2023年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申報工作。
根據通知,各省級商務主管部門牽頭組織本地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申報工作,根據《工作規范》所明確的示范創建基本原則、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基本條件、示范重點方向、示范申報流程等,組織本地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城市和企業申報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業。申報企業分為農業農產品類、工業制造類、商貿服務類。
示范企業應具備以下基本條件:
1.位居產業鏈供應鏈的核心位置、關鍵環節或重要節點,具有較強的供應鏈組織和控制力。
2.協同化水平較高,產業鏈供應鏈橫向聯動、縱向貫通,帶動上下游企業互利共贏發展。
3.資源整合能力較強,能夠充分利用內外部資源,培育形成供應鏈綜合競爭優勢。
4.重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工作,持續提升供應鏈信息化、智能化、
標準化和規范化水平。
示范企業圍繞以下重點方向形成典型經驗,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1.強化創新引領作用。加強基礎研究,推動應用研究,加強供應鏈創新升級和信息技術集成應用,開展補鏈強鏈行動,推動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開展供應鏈組織方式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協同協作、資源整合和綜合服務能力。
2.提高供應鏈管理水平。運用先進供應鏈管理思維和方法,推動業務流程優化與重組;建立企業間供應鏈戰略合作伙伴關系,打造大中小企業協同發展的供應鏈協作體系;加強供應鏈標準化建設,加快形成統一互認標準規范體系。
3.拓展供應鏈專業服務。發揮技術優勢、市場優勢、平臺優勢,探索拓展供應鏈專業服務,提供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服務,積極賦能中小企業。鼓勵金融機構為有條件的企業提供流程型、智能型供應鏈金融服務。
4.推動供應鏈綠色發展。遵守生態環境法規標準,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強度處于行業領先水平;提高綠色管理水平,強化環境和碳排放信息公開;完善綠色采購機制,促進供應商綠色轉型;積極發展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制造;提高物流標準化、自動化、智能化建設水平,完善綠色物流體系;推廣應用綠色包裝,提高綠色商品銷售比例。
5.完善全球供應鏈布局。深化對外投資合作,積極布局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等功能性機構,利用海外優質市場和資源,提升全球競爭力;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培育形成產地多元化競爭優勢;加強全球物流樞紐和通道資源掌控,形成高效安全的國際物流供應鏈網絡。
6.提高供應鏈風險防范能力。強化供應鏈風險識別,建立供應鏈風險預警系統,提升風險防范和抵御能力;在網絡布局、技術合作、物資采購、物流通道等方面增強供應鏈彈性韌性,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7.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開展的其他供應鏈創新與應用舉措。
符合申報條件的城市和企業,按照《工作規范》及附件要求準備相關申報材料,填寫《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創建(城市、企業)申報書》(見附件),并由所在地商務主管部門報送省級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書由三部分組成,分別為申報表、申報書正文和評價指標。除申報書外,申報單位還可提供其他能體現供應鏈創新與應用效果的相關數據和說明材料作為附件。
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企業申報書正文
(參考提綱)
一、企業基本情況
申報企業簡介、發展歷程以及目前經營情況。
二、供應鏈發展基礎
申報企業制定供應鏈發展戰略和規劃情況,企業信息化建設、標準體系建設等情況;企業在行業中的地位,重點技術、產品、服務在全國以及國際的影響力,上下游資源整合和協同能力等情況。
三、供應鏈管理與創新
申報企業在提升供應鏈管理和內外協同能力的主要實踐,在數字供應鏈、綠色供應鏈、全球供應鏈、供應鏈專業服務等方面的建設成效,在引領行業發展,帶動上下游企業融通發展,提高供應鏈風險防范,以及抗擊新冠疫情和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示范作用。
四、示范創建工作思路
面對日趨復雜嚴峻的國內外形勢,圍繞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積極擴大內需促進消費等重大戰略任務,開展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創建的工作思路,包括主要目標、關鍵舉措和預期實現的經濟社會效益。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