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行業政策】近日,上海市政府印發了《上海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6年)》(以下稱《行動方案》)。
《行動方案》提出:到2026年底,全市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水平和服務能級邁上新臺階,實現“4個建成”:初步建成以5G-A和萬兆光網為標志的全球雙萬兆城市;加快建成支撐人工智能大模型和區塊鏈創新應用的高性能算力和高質量數據基礎設施;初步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綜合服務功能最強的創新基礎設施集群;全面建成泛在融合的超大規模城市
智能終端設施體系。
《行動方案》將重點領域進一步拓展為“新網絡、新算力、新數據、新設施、新終端”五個方面,提出了30項主要任務和10大示范工程以及7項保障措施。
構建泛在互聯的高水平網絡基礎設施,主要包括5項:推動5G網絡和固網向“雙萬兆”探索演進,加快試點部署5G-A網絡,開展萬兆到戶試點;布局“天地一體”的衛星互聯網,穩步推動實施商業星座組網、智慧天網創新工程;打造連通內外的國際網絡樞紐設施,推動上海國家互聯網骨干直連點等擴容和新建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深度覆蓋特色園區的工業互聯網,建成30家以上行業或區域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全方位全覆蓋的網絡安全防護設施,提升網絡安全態勢感知、智能防御、監測預警能力。
建設云網協同的高性能算力基礎設施,主要包括4項:構建城市級高速全光算力環網,聯通全市主要算力資源;打造超大規模自主可控智能算力基礎設施,爭取形成支撐萬億級參數大模型訓練的國產智算能力;建設普惠型城市公共算力服務平臺,支持高性能計算資源升級擴容;打造城市多層次商用智能算力集群,構建“雙核一帶”全市商用算力空間布局。
建設數智融合的高質量數據基礎設施,主要包括5項:率先創建國家級數據交易平臺,在上海數據交易所建設產品交易、資產憑證服務等業務系統;構建多語種語料庫和高質量行業數據集,歸集海量互聯網數據、基于文獻的知識庫和科學數據庫,打造高質量多語種超大規模語料數據庫;建設浦江數鏈及政務區塊鏈基礎設施,推動跨境貿易、航運、供應鏈金融、區域征信等行業應用;打造公共數據資源庫和授權運營平臺,推動公共數據高效便捷共享和跨區域流通;構建城市數字孿生和元宇宙基礎設施,構建權威、輕量、開放、易用的城市“一張圖”服務應用體系。
打造開放賦能的高能級創新基礎設施,主要包括6項:推進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與開放,加快推進國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以及無人系統多體協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一期項目建設;加快建設新一代光源預研裝置,爭取納入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規劃;前瞻布局6G技術研發試驗設施,率先打造地面外場技術試驗環境和6G試驗網絡測試等實驗室;打造芯片制造全流程數字孿生仿真驗證平臺,為自主可控設備及軟件產品測試提供第三方驗證服務;建設生物醫藥產業全鏈條賦能平臺體系,組建合成生物學創新中心,建設基因型構建、細胞設計等創新平臺;布局智能機器人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大模型+人形機器人”協同創新平臺。
打造便捷智敏的高效能終端基礎設施,主要包括10項:建設泛在智能的城市感知設施,推動全市建設物聯感知神經元節點數量累計超2000萬個;建設智能汽車支撐服務設施,推進道路停車場等智慧化改造,提升重點區域智慧停車引導能力;打造“海空”交通樞紐智慧升級版。建設完善浦東、虹橋數字孿生智慧機場,推動外高橋、洋山等智慧化改造;構建一體化智慧冷鏈物流體系,提升區域智慧分撥、及時配送等能力;建立靈活共享的智能用能設施網絡,試點部署電動車反向充電新型裝置,探索構建“虛擬電廠”設施體系;布局清潔高效的氫能源應用體系,探索建設制氫、儲氫與加氫一體化站;創建線下線上融合的新一代智慧校園,推動各區按照統一
標準建設學校數字基座;打造先進普惠的智慧醫療服務設施,優化以患者為中心、全流程閉環的智慧化醫療服務模式;構建安全便捷的智能化養老基礎設施,升級建設100家以上智慧養老院;建設高品質生活共享的智慧生活設施,發展無人便利店、智能售貨機等新消費模式,持續加大新型基礎設施補短板力度。
7項保障措施主要包括:加強統籌協調;深化規劃布局;加強要素支撐;完善標準體系;擴大示范應用;引導市場投入;加強法制保障。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